近日,据某媒体的一则报道显示,目前患有牙齿疾病的孩子非常多,去看牙的孩子,平均有6颗牙有问题。
对此,齿科专家指出,牙齿是我们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健康的牙齿才能很好地发挥咀嚼功能,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并不重视这点。因此,呼吁大众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要从小做起。
宝宝们的牙病最常见的有哪几种?
专家指出,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这些酸(主要是乳酸)从压面结构薄弱的地方侵入,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一般认为龋齿是由细菌、食物、牙齿的易感性和时间四种因素互相作用所造成的。
其次,牙齿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造成的牙齿、颔骨、颅面的畸形。如我们常说的“地包天”、“龅牙”等。牙科专家认为,儿童牙齿畸形主要是跟遗传有关的。如果父母有龅牙或者地包天,那么孩子龅牙、地包天的几率就很大。它属于多基因遗传而非单基因遗传。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口臭,这多半是疾病的前兆。如果宝宝口气有异味,多是因为消化不良、积食等引起的,有的是因为口腔有炎症引起,还有些是因为咽喉发炎。即使宝宝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是,这时炎症已经存在了。孩子的不少疾病可散发出特殊的气息,你不仅可以凭气味知道孩子病了,还能初步判断是哪种疾病作祟。
儿童龋病 要预防在先
专家建议,儿童龋病的控制要提倡预防优先的原则。从家长的角度,能够控制的只有两个方面:饮食和清洁。孩子出生后,要努力建立科学的喂养习惯,无论是母乳、混合或者人工喂养,都要按需、规律地喂奶,一次尽量喂饱,拉开两顿之间的间隔。喂奶之后,最好给宝宝喝口清水,冲刷一下口腔。
此外,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会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含糖食品、饮料,家长们对孩子进行饮食控制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正餐之间集中吃零食,包括:糖果、糕点、坚果、水果、乳制品及其他各种小食品。日常饮水应该为清水,远离各种含糖的饮品。如果有保健的特殊需要,比如:蜂蜜水润肠,梨水润肺等,也只能像喝中药那样“顿服”,每天1—2次,不能将其作为日常解渴之用。
要知道,宝宝的小乳牙一旦萌出,就要进行有效的清洁,每天1—2次清除牙面上的菌斑、软垢。人的口腔不是一个无菌环境,但是牙菌斑的量越大,在牙面存留时间越长,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越严重。因此,清洁牙齿是需要持续一生的重要工作。
宝宝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专家提示,在婴儿长牙之前就要为其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在宝宝喝奶之后喂几口清水,冲刷一下口腔,久而久之,孩子会爱上口腔清爽的感觉。从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起,就要为孩子清洁牙齿了。
与此同时,所用的工具可以是棉签、消毒棉花、纱布、小毛巾,也可用软毛牙刷、硅胶牙刷等。以清洁有效,操作方便,又不损伤宝宝娇嫩的牙龈为基本原则。“刷牙” 的目的是通过机械摩擦清除牙面的菌斑。在宝宝还没有学会漱口之前最好不要使用牙膏。
兰州晨报记者 阎韵竹
新闻推荐
兰州晨报·分类信息全面搭建“诚信教培”推介平台 春季班开课啦!
2016年,可以说是兰州教育培训行业迎来转型拐点的一年。目前,中小学教辅机构早已形成了可观的规模和数量,但在新一轮的有力监管和更为严苛的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下,各家机构必须从追求“量大”正在...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