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墨海一度写春秋——中国国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聚智书法鉴赏

来源:兰州日报 2016-04-21 12:41   https://www.yybnet.net/

石聚智迷上书法,要感谢他的高中老师宋远景。宋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即使用粉笔写在黑板上,也放射着书法的光彩,横撇竖捺每一笔都吸引着石聚智的目光,在这位17岁中学生的心田里埋下神秘的种子——书法艺术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他的心里逐渐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但生活并没有给他一帆风顺。一段时间,没有笔,就将海绵整形后和木棍绑在一起制成“羊毫”巨笔。没有纸和墨,就用地当纸以水代墨,蘸水写地书。没有书案,他就把外面的水泥平台画成田字方格,权当师帖的水写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耕不止。原来,书法才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才是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重新振作起来的石聚智全身心地投入砚湖墨海,驾着妙不可言的线条艺术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赤壁赋》、《兰亭序》、《心经》,既是书帖瑰宝,又是启智华章。他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揣摩,一遍一遍地默念,一遍一遍地感悟。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正是他挥汗临帖如醉如痴的时候。“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让他陶醉得浩浩乎,飘飘乎,哪里还分得清白天黑夜呢?同样,《兰亭序》让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大千世界,叹为观止,哪里还顾得上吃饭睡觉呢?

默诵和书写《心经》的过程则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他在一遍又一遍抄写“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在写这段话的每一个字,每一笔时,都在体悟人生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这让他明白了只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才能超越尘世苦厄的道理。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语更让他对人生有了参禅悟道的认识,对宇宙有了明心见性的理解。可以说,是书写和感悟《心经》将他最终引入佛门。

说来也奇。一日做梦,梦见了自家的祖坟。但见一鹤发童颜,长髯飘胸的老翁送给他一块石头,石头上浮现一尊佛像。佛像双肩各呈现两个字。醒来越想越神奇,心眼越看越真切。他顿时醒悟,白须翁把刻有佛像的石头送给他,分明是指引石姓的他皈依佛门。并明示他传承、弘扬、发展中国传统书法。

清风止水,皓月禅心。他真的开始诵经打坐了。心中有佛,笔下自然有佛。每次习练书法,都会情不自禁地写起佛字来。万千汉字,偏对佛字情有独钟。一日一位并非书家的米姓朋友对他说:“你就好好练这个佛字吧,把佛字练好你这辈子就成功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石聚智不仅专心写佛,而且潜心学佛,阅读佛经,书写经文。在读经中感悟,在书经中修心。所以他才有了这样的体验:“写字时必须心无杂念,有杂念就写不好?”话虽简单,却道出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用笔写的是汉字,用心写的是书法。有道是:“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要在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几年来,仅一佛字,石聚智就写了上千幅。他的字不仅是潇洒的墨迹,自由的线条,更是情的寄托,意的写照,志的追求。所以,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佛门弟子眼中的佛字不再是凝固的方块字,而是灵动的象形符号。字由心生。因为心中有佛,加上笔艺精湛,意到气到,气到笔到,所以他的佛字神采飞扬,充溢灵气和动感。他会看到,那分明是一位虔诚的信徒在躬身事佛,“弓身苦作蛹,两腿曲中涉”,而最后挺拔苍劲的一笔化作参天大树,顶天立地,落地生根。常人写佛字是五笔,而石聚智写佛字是三笔,因为从运气和转腕的节奏来说,那确是三笔一气呵成。

石聚智说,书法和歌星表演不一样,后者追求热烈的气氛,前者需要恬淡宁静的气场。有次在台湾的书法笔会上,200人屏息凝目,鸦雀无声。让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遇的天地相接,人神共筑的气场,仿佛有股宇宙之气醍醐灌顶般进入身体,让他进入一种通体升华,似我非我、有我无我的状态。正是在这种状态下,醉眼朦胧中走出一尊顶天立地的佛来。石聚智感到,那佛字不是他手执毛笔写出来的,而是巨大的气场磁力牵动着毛笔画在宣纸上的。

可以说,一个佛字确立了南观墨人在我国书法界的地位。所以,他的佛字中堂不仅台湾佛光寺收藏,兰州市永登清凉寺收藏,甘肃省永昌金山寺净空法师经堂收藏并悬挂,更被国内外成百上千有佛缘的人所珍藏。

成名后的石聚智自然变成新闻媒体的“狩猎”对象,中央电视台、甘肃省电视台、兰州市电视台以及本省和外省的大报小报记者趋之若鹜。但石聚智面对记者的摄像机和照相机时似乎总是一副无动于衷的面孔。面对大报小报的追捧,他也总是淡然处之。不苟言笑,不善辞令的他总是说“没什么可说的”,即使说一点,也总是不得要领。殊不知,佛家弟子是以谦卑为训的。

谦卑之上是慈悲。石聚智没有正式职业,没有固定经济收入,也就谈不上有钱,他唯一的财富就是字,就是书法。凭着这唯一的资本,他热心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他不喜欢出头露面,但却经常出现在公益或慈善机构组织的笔会上,参加现场义卖活动,为大西北贫困山区的孤寡老幼筹集善款。

他还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并获得“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的美称。他得到的荣誉称号很多,但最珍视的还是“中华优秀书法家”的称号,因为这才是本真的他。

石聚智在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专攻行草。他说,一个人不大可能行草隶篆样样精尖,只有专才能精。他喜欢行草跟他的性格爱好有关,更与他对行草的认知有关。他认为从社会意义上看,行草比较受大众欢迎,接地气,有人缘。从书法艺术角度讲,行草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是书画的完美结合。它纵横飘逸,神采飞扬,刚柔并济,雅俗共赏。既不像楷隶那样束手束脚,又不像狂草那样放浪形骸,所以无论风流雅士还是市井草民都喜欢。

2013年石聚智创建的“书香阁”正式挂牌。“书香阁”不仅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关注,而且得到甘肃省兰州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南观墨人已经成为甘肃省的一张文化名片。但草根出身的石聚智对功名利禄无所萦怀。他心中只有佛法和书法。

书法之于石聚智是理想更是信仰,是追求更是圆梦,是物质更是精神,是生活更是生命。

石聚智艺术简介

石聚智,男,汉族,字轩州,号南观墨人,笔名雪峰,书香阁主人。祖籍江苏南京,出生于1957。现任中国国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将军艺术协会顾问,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丝绸之路协会常务理事,徐悲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兰州市西固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他从中学时代起,就对书法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在数十年的书法生涯中,起初尚觉有趣,但逐渐接触古今名人的作品,读了一些书法理论后,方觉自己书法造诣的欠缺,从此以后,自己认真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并开始系统研究临习了颜真卿、二王以及怀素、孙过庭、张旭、草书百韵歌等历代书法大家,认识到了书法艺术应博采众长,讲究笔墨,追求意境和情趣,应对书法的传统技法与现代风貌深刻领悟和贯通,并能用自己的联想去丰富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由于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思想的影响和启迪,因此成为了一名佛教徒,这便成为修身立命,养心铸魂,并在书法道路上功力磨砺和创新之缘由。本人也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自然的净化,对万事万物有了细微的感知,并能勇于打破传统书法的局限,不断拓展视野,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无论内容、章法都有了清净、圆润、意高之境界。他认为行草书应是禅文化的峰端,是从无的状态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为了拓展书体结构、韵味,强化用笔技巧和气势,还有意常临摹古代名家方笔技巧,力求用笔技巧、方圆结合,使书法作品独具风格。

古人有述:心乎双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能从技入道,凡有所书,神妙不侧,应为自然造化。是然。“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书法是用笔墨来抒发情感,表达心灵动态的,他致力行草书想来也是如此,是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在书法创作中,特别注重把握“寄情”这一重要创作环节,书法创作大有补意。有人评价道:聚智先生的书法作品,有的古拙见疑、圆润浑厚;有的肆奔放于严谨、寓凝重于潇洒,这都不难看出,其不但包藏技法与手段,还蕴含有书艺美学、佛文化和禅意境。

在长期学习书法生涯中,他亦感悟到,中国书法的博大深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且任何艺术都必须创新,书法同样,如此才能为书法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书法应出新于法度之中,要在传统技法上有所变化,要平中见奇,奇中求险,方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书法艺术生涯中他深深感到,书法不是简单的书写,仅凭笔墨是写不出书法的,而更大程度上是书者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心领神会的“悟道”,即对自然人文的彻悟,对生活的领悟,对表现载体的理悟,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的神悟,这样的书法作品方能给人以精神振奋,耳目一新之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象。

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石聚智由于遵循诚实做人、认真写书,不断探求、深入钻研,才有了行草书技艺日臻成熟,风格显现的结果。作品也不断受到人们的赞许与肯定。本人作品于2010年8月23日为青海省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节题词:“热贡艺术精妙无比,传承古风,脱俗今朝”,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2010年9月4日参加了兰州赈灾捐款书画义卖活动,兰州市慈善总会颁发了荣誉证书;2010年10月作品被“甘肃品牌翰墨名家”组委会永久收藏;2010年被授予“中国书画艺术家百佳”称号;连续四年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并收藏;2011年2月18日在第二届百名新人新作书画摄影民间艺术展览中荣获书法二等奖,作品被该组委会收藏;2011年甘肃电视台《陇原儿女》栏目对本人做了记者专访;201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山杯”中国书画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2011年7月在庆祝建党9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中荣获“创新奖”;2013年应邀赴台进行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并获得“奥斯卡艺术和平大使”金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称号,“佛”字中堂被台湾佛光寺永久收藏;2014年被文化部艺术中心编入“一代艺术大师”大型画册,并入编《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集萃》画册、《甘肃当代书画家艺术典库》;2014年8月,作品“佛”字中堂被甘肃省版权局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2014年被评为中华大地之星(十佳新闻人物)并特授“中华优秀书法家”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的接见;2015年在钓鱼台国宾馆受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亲切接见,并颁发“特邀新闻人物”奖杯。

本人书法作品已被国内外多家企业和书法爱好者收藏。艺术无涯,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抵达光辉的彼岸……

新闻推荐

4月上半月—— 兰州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15.1万平方米

【本报讯】4月20日,上海易居研究院监测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1日至15日,易居研究院监测的2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888万平方米,环比3月上半月增长了5%,同比增长达到了66%。4月上半月,兰州新建商...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马拉松知识竞赛题2016-04-22 12:41
评论:(墨海一度写春秋——中国国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聚智书法鉴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