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记住乡音传承兰州文化

来源:兰州日报 2016-04-20 12:42   https://www.yybnet.net/

“黄河水哗啦啦地流,水中的鱼儿尽情地游,古老的水车吱呀呀地转,两岸的风光实在是好看……”熟悉的乡音,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独特的乡音,不单是源自一种语言,更是代表着一个地域鲜明的文化特征。

有人说,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着浓郁的地域韵味和地方特色。我们所说的“兰州话”实际上是兰银官话里的兰州土语,它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市区、榆中、永登、皋兰等地。如今很多兰州人会以为“京兰腔”就是兰州话,其实不然。“京兰腔”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支援大西北,随着“兰炼”、“兰化”、“兰石”等一些大型工厂的建立,很多外地人来到兰州,“京兰腔”是在普通话和兰州话揉合后形成的语言。兰州方言在文化的传承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应该成为重要的媒介和工具。

记住乡音,贵在搜集整理。方言是活着的上古语言化石。首先我们学界要追根溯源,修订和完善《兰州方言志》、《兰州方言词典》,从描写音系、语法,还有介绍词汇、熟语,皆力求详尽周全,避免挂一而漏万。其次给兰州方言建档,用录音、影像留住祖先的声音,使其直观并永恒不变,让子孙后代随时都可以领略兰州方言的特色。日前,兰州方言保护工程已启动,正在征召兰州方言的发言人。这些老年、青年男、女发言人将到老城区的小街巷、黄河北岸白塔山旁的“庙滩子”,或者到西固、花寨子、西果园、皋兰北山一带,听着老汉们“剁盘棋”、“谝闲话”、“背墙根”(晒太阳)中,搜集整理兰州方言的俗语、歇后语段子,以彰显兰州方言的特点。譬如:特有词语(“驾”、“驾好唦!”、“唦”、“哩唦”、“唦哒”……)富于幽默的(“瘸子的沟子(屁股)错哈扇子了”、“宁叫吃死不叫吓死!”……)朴拙古雅的“干散”、“亮豁”、“哈数大”、“跌瓦”、“哈松”、“恓惶”、“落怜”、“支吾”、“谝闲传”……

记住乡音,贵在与时俱进。方言传承,不是照本宣科。要在确保兰州方言本色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兰州方言传播方式,从最初的通过电视、广播的传播方式,到通过网站论坛,再到如今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微平台”,借助“互联网+”的魅力。同时,兰州方言的作品形式也要不断丰富,如改编更多兰州方言版的影视剧,像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拍摄更多的像《夸兰州》、《你知道不知道》、《我们甘肃好着呢》、《新牛肉面的故事》……广播节目、方言电视剧、方言歌曲、方言配音视频。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兰州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兰州方言,其实是对兰州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兰州历史的铭记。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新闻推荐

兰州市开展涉农收费检查严禁囤积农资哄抬价格

【本报讯】4月18日,记者从市价检局了解到,从现在起至9月底,兰州市开展全市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涉农收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经营者、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涉农...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住乡音传承兰州文化)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