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29日,文化部专家组一行在省、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对兰州市各级文化馆进行了严格评估和抽查,评估过程中兰州市丰硕的文化建设成果给来自国内各地的文化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兰州市文化馆年均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参与群众300万人(次),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文活动中,显著提升了百姓整体文化水平,极大地丰富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积极创新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真正从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中实现了高水准的文化享有。
当日,文化部专家组先后前往安宁区文化馆、榆中县文化馆、西固区文化馆等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对国家一级文化馆——兰州市文化馆进行了抽查,详细询问了各级文化馆群文活动的开展及百姓参与的情况。之后,评估组还前往了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秦腔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珍贵的馆藏、精美的陈展以及高科技展示手法受到了国内专家们一致好评。
专家盛赞兰州非遗保护成果
据市文广局副局长赵中东介绍,通过对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挖掘、整理,截至目前,兰州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55个。此外,着眼于“非遗”保护的文本留存,还编辑出版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10册,建成了兰州太平鼓、黄河大水车、兰州高高跷、兰州鼓子4个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基地。特别是已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作为市委、市政府在文化领域关注民生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非遗保护专业性陈列馆,是保护与弘扬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
文化部评估组副组长、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温俊华表示:“一个城市若缺少了文化就意味着缺失了内在的东西,我们要用一切办法守住这份珍贵的‘文化家产\’。在这次评估、抽查过程中,兰州市这些丰硕的非遗保护成果深深吸引了我们,可以说兰州市文化馆在国内同类、同级馆中是做的最好的,我们也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就兰州文化发展的经验和心得进行深度交流,争取将这里最新的非遗保护经验和优秀的展示手法带回自己的城市去。”
市文化馆免费开放“蓝图”基本形成
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政策明确在2011年年底之前,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都要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为此,兰州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相关问题和准备情况也受到了文化部评估组的高度关注,并希望先行一步的文化单位要将经验进行全国推广和交流。
市文化馆馆长杜义军告诉记者:“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安排,目前我们已制定了《兰州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及《兰州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免费开放后的发展蓝图:坚持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全方位开放,为群众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向街道、社区、农村、群众文艺团体及个人、企事业单位、外来务工者等社会各个层面提供培训教学和辅导;将常年开展送文化进街道、社区及送文化下乡等。可以说,从免费开放的制度、组织、服务内容、时间安排、服务对象等各个方面来说,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完全具备了免费开放条件和途径。”
新闻推荐
记者从兴隆山旅游管理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兴隆山旅游资源,扩大兴隆山旅游的知名度,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红叶灿烂、层林尽染的金秋到来之际,在10月5日重阳节...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