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新春送文化进农村——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于近日在榆中县新营乡新营村圆满落幕。活动举办期间,来自省内各专业院团以及一些优秀群文团队的近百名演职人员踏上蜿蜒的乡间小道,登上简易的农村舞台,让数千农户在家门口欣赏专业歌舞、领取春联年画、拍摄全家福,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到农村田间地头,一些多年没有出过门的老人看着精彩的表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节目精彩纷呈农民朋友欢笑不断、喝彩连连
最后一场演出在榆中县新营乡举行,省文化馆一行80余人一大早便启程,带着服装设备驱车前往新营村。在纷飞大雪中,高速公路上留下了厚厚的积雪,面对恶劣的路况,慰问队伍坚持前行,为了不耽误演出,演员们在途中就开始化妆准备。抵达演出现场后记者看到,闻讯赶来的老乡们顶着雪花早早的等候在村子场院的戏台前,很多孩子欢快的奔跑着,看到演员们进来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寒风中的热情观众令每一位演员都感动不已。
随着欢快的舞蹈《开门红》登台亮相,当日的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随后,男声独唱《送给你》、二胡独奏《赛马》、快板《新春贺辞——趣说兰州话》、秦腔《火焰驹》选段与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台下的农民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个半饱,两个胀搭到,我们榆中的洋芋撒给些白糖,那是苹果的味道……”特别是当省曲艺团演员用亲切的榆中方言进行表演时,更是让农民们欢笑不断、喝彩连连。
新春拍张全家福用镜头留下最美好的瞬间
在此次送文化下乡活动举办期间,省文化馆还别出心裁首创带着专业相机和照片打印机走乡串户,让著名摄影家为老乡们免费拍摄全家福,将他们最美的笑容和最幸福的瞬间永远留给自己和家人。
在活动现场,随团前往的四川省著名摄影家赵晋龙忙的不可开交,热情的老乡们携老扶幼排队等候在拍照区,有拄着拐杖的老大妈,拿着旱烟的老大爷,脸蛋红彤彤的孩子们,还有抱着襁褓的新媳妇,大家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笑容。赵晋龙不停摁下手中的快门,用镜头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画面。
“心里感动的不成,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很久没有出过远门,更别说有一张全家合影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手中拿着自己和家人的合影激动的说。“好得很,好得很啊!”拿着全家福照片,村民刘玉萍对此次慰问活动赞不绝口:“我妈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从没有机会和我们一起拍过照片,这还是第一次。今年的文化下乡为我们带来了惊喜,为家人欢度春节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类似活动来到我们身边。”
这次文化下乡活动中,赵晋龙共为各地老乡拍摄、打印照片400余张。送春联赠年画把文化精神大餐送到农民身边
在活动现场,最具文化气息的莫过于专业书画家写春联画年画的地方,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围观着,在观赏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的同时享受到了别样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文化下乡期间每次书写春联活动都能持续3个小时以上,春联上既有挥别兔年、喜迎龙年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有歌颂党恩、宏图大展的励志高歌。为了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书画家们还现场创作了一些颇具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春联、国画作品,那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和载着美好祝福的春联,为一户户农家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让村民们脸上堆满了笑容、欢喜不已。
省文化馆馆长陈化平告诉记者:“今年‘文化进农村\’活动旨在将农民最需要的文化精神大餐送到他们身边,让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惠及到基层农村。我们邀请了4名画家和6名著名书法家现场将400余幅春联和100余幅年画免费送给当地村民。1月6日、7日两天,慰问组还分赴榆中新营和皋兰西岔慰问了群文战线的老职工和特困户,为最贫困的5家分别送去了500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13日,记者从市爱卫办获悉,兰州市于近日命名省政协等97个单位为市级卫生单位,天庆嘉园等32个小区为市级卫生小区,张掖路街道等19个乡镇(街道)为市级卫生乡镇(街道),...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