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强讲述当时救人的情景
罗朝强讲述当时救人的情景
■本报记者 许金波 文/图
“80后”小伙子罗朝强面对冰冷的河水,纵身一跃,救溺水的孩童于危难之际——这样的举动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傍晚时分两岁孩童不慎跌入激流
罗朝强是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建新村村民。虽然是一名“80后”,他的经历却有些曲折:外出打过工、婚姻经历不幸、现在街头卖水果,但这也让初中毕业就迈向社会的罗朝强对生活有着更深的体会。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走在马边街头毫不显眼的年轻人,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勇救他人生命。
时间回到去年的4月3日。这一天,由于刚下过雨,天气愈发显得阴冷,马边河水量增大,水流湍急。罗朝强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己的农用车,在马边县城北门桥桥头附近支起摊子,售卖水果。
当天傍晚8点过,天色昏暗。吃过晚饭的陈光凤背着刚满两岁的外孙子彭伟博,和女儿一起在滨河路散步。当行至距离北门桥桥头大约100米位置时,女儿说去马路对面的超市买东西。在等候的间隙,陈光凤解下背带,准备把外孙放在河边护栏上休息。不料,刚一解开,彭伟博站立不稳,跌落在距离地面6米高的河流中。
“当时就吓懵了!”陈光凤告诉记者,稍一缓过神,她就急忙向周围的群众大呼救命。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引来众多市民,大家都在惊慌中想着各种施救办法。然而,河水冰冷、水流湍急、天色昏暗……种种不利因素,让人们不敢冒然下水。
关键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孩童
此时,正在桥头售卖水果的罗朝强在噪杂声中听到有人落水,不顾自己的摊位,飞跑过去。赶到时,罗朝强看到小孩已被河水冲走一段距离,身体忽上忽下、情况危急,便急忙把手机扔给朋友,衣服没脱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奋力向彭伟博游去。5米、10米、30米……整整游了50米的距离,罗朝强才一把抓住身体正在慢慢下沉的彭伟博。“当时,只能看见小手和头顶了。”罗朝强告诉记者。
之后,罗朝强一手托住小孩的腰,一手护着小孩的头,艰难地向岸边游去。
“救上来了,救上来了!”刚游到岸边,焦虑、激动的人们齐声欢呼。大家急忙七手八脚地把小朋友抱起、把罗朝强拉上岸。此时,彭伟博已是面色铁青、嘴唇发紫,陷入昏迷状态。激动、紧张的陈光凤顾不得感恩,赶紧抱着外孙,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向医院赶去。所幸除了头部被铁丝戳伤、血流不止外,彭伟博只是喝了几口水、受到了惊吓,经过医生的抢救,终于慢慢苏醒过来。
“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如果不是罗朝强下水救我外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谈话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陈光凤仍然感到后怕。
“浑身发抖,很冷。”被拉上岸后,在寒冷及高度紧张的双重作用下,体力不支的罗朝强在朋友的搀扶下,坐上农用车赶到位于山脚下的建新村村委会。
“打电话只说落水了,让拿衣服过去,我还以为他自己掉进水沟里了。”罗朝强的母亲杨福秀告诉记者,当得知实情后,她既骄傲又心疼。
第二天,彭伟博已无大碍。此时,陈光凤和家人急忙向人打听他们的“大恩人”。后经多方求证,终于联系上了罗朝强。当天,陈光凤和她女儿、女婿等一家人带着现金和水果等,亲自登门感谢。
“钱坚决不能要,必须拿回去,我救人不是为了钱。”在罗朝强的人生信条里,该得的钱可以要,不该得的钱,坚决不能收。
“罗朝强同志的壮举令人震撼、感人至深,他的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希望广大干部群众以他为榜样,危难时刻显身手,敢于见义勇为,乐于伸张正义,以实际行动传播团结友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正能量。”2014年6月,在民建镇四楼会议室召开的“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号召,学习罗朝强见义勇为的行为。
新闻推荐
充满彝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充满彝族特色的文艺表演选手们用尽全力选手们用尽全力现场观众情绪激昂现场观众情绪激昂彝族妇女正在制作“察尔瓦”彝族妇女正在制作“察尔瓦”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身着民...
马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边彝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