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部门在长江黄舣水域开展溢油处置应急演练
从
去年开始,无论是在地方或是全国,“一带一路”成为了热点词汇被多次提及。地处长江上游的泸州,依江兴城,泸州的水运发展更是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泸州航务管理(地方海事)局凭借良好的政策优势与契机,借此发力,写下辉煌一笔,在2014年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并以此为新起点,踏上助力“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新征程。
守护长江 安全航运
水运发展,安全为先。一直以来,泸州市航务管理(地方海事)局将安全作为航务海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强化制度落实、突出监管重点、狠抓重点环节、夯基础重实战、深化科技兴安手段为抓手,严把安全关。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泸州航务海事局已经连续两年创下“零事故、零死亡”的佳绩。
水运管理,安全为先。市航务海事部门一方面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船舶和非法抽砂采石,一方面借助科技现代化手段,适应新发展,在泸州境内主要航道布下了“天眼”。目前,全市现已建成码头视频点115个,31艘客渡船安装了GPS、3G视频。
截至2014年底,通过监控平台发现并处理各类违法行为1268起,其中视频发现违法线索592起,占到了总数的46%以上。此外,以码头视频为点,以3G视频为线,以GPS为面,点线面全方位监控网络实现全覆盖,水(水上巡逻等)、陆(巡查、抽查等)、空(GPS、3G、AIS等)三位一体应急指挥监管格局已经形成,航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在应急救助方面,泸州的水上应急救助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14年全年开展水上应急救助以及搜救行动 47次,成功救助各类遇险船舶29艘,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成功营救各类遇险人员80余人,未发生一起因水上安全事故造成的水域污染事故。
做强港口 水运崛起
2014 年 9 月,在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有5处直接提及泸州,将泸州港确定为长江上游除重庆以外唯一的重点港口,将泸州市确定为长江上游唯一的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空前的政策扶持下,2014年,泸州水运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外引内联,有序推进水运发展。全社会港口建设完成投资4.5亿元,新增年货物通过能力40万吨,全港综合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3580万吨,港口航运发展拿下全省4个第一:货物吞吐量各项指标全省第一;船舶载重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水运企业数量、船舶保有量全省第一;船舶建造维修能力全省第一。
借助长江,泸州港口航运班线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截至2014年,与成都、武汉、南京、上港集团签订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先后开通了泸汉台、泸宁韩近洋外贸航线和泸州—武汉、泸州—南京、泸州—上海的内支线班轮,开通了泸州—昆明、泸州—成都、泸州—乐山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航运物流建设方面,2014年,泸州港成功获批成为我国首批58个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之一,成功获批四川第二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
建设枢纽 物流腾飞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此,市航务海事局各项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为建设“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日前从 2015 年全市航务海事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 年,全市将从水上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强化科技兴安力度、全面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5 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泸州水运事业组织保障。
“从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到建设长江经济带,气势恢宏、生机勃勃的泸州水运时代已经到来。在市委、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加大开放合作战略中,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蓝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泸州市航务管理(地方海事)局局长刘冰说。
李俊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肖婷(泸州航务海事局供图)
新闻推荐
省旅游协会再次公布2条旅游线成本价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在成都各大旅行社的近郊短线产品中,都江堰-青城山景区,蜀南竹海景区等一直是省内热门避暑纳凉目的地。然而,作为低成本、低利润...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