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市州媒体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现发展?
“内江在市州中探索出了一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中央厨房\’式运转机制构建了一个全媒体内容生产的完整链条”……4月14日~15日,省政协副主席唐坚率队在内江调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情况时,对内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经过两年多的创新探索,内江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破茧而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刘小玲
专注创新力:
在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
“书卷飘逸”的新颖造型,6平方米的LED屏,两面高清触摸互动液晶屏,手指一点就可轻松阅读一周内的《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内江日报》电子版,随时可查阅衣食住行的各类信息……去年以来,一种外观时尚、功能多样,被市民称为“户外大彩电”的新产品相继出现在内江的大街小巷,成为甜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这,正是内江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独立创意设计开发的“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去年,该产品荣获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评选的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
事实上,这不过是内江在推动媒体融合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的一个缩影。
2015年10月,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地市党报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内江召开并永久落户内江;内江政务新媒体建设在四川省互联网产业峰会上荣获四川影响力大奖;官办最内江、微内江“双微”平台综合排名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四川发布”官方排行榜中持续稳居全省地市前三甲,并先后荣获“西南政务传播力奖”“四川微政务影响力奖”等殊荣。
成绩背后,是内江党委政府的高位推进、高瞻远瞩——
内江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列入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日程,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顶层设计;
在内江市委常委会、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市委深改领导小组会上,“媒体融合”成为一个热词;
市主要领导多次就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作出批示,深入新闻单位调研指导,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宣传、外宣、网信、财政、人社、审计、市级新闻单位等部门负责人,赴成都、乐山、遂宁等地考察学习;
出台《内江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规划实施14个新媒体产品项目、3 个技术支撑项目和2个基础建设项目;坚持政府支持一点、新闻单位投入一点、项目资金整合一点的融合发展资金保障格局,突破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仅仅两年多来,内江市已累计投入媒体融合发展资金4000余万元。
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内江正大刀阔斧、高歌猛进。
着眼生产力:
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之路
2015年3月,首届川南电商博览会在内江召开;6月,内江第六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举行;8月,内江首届“幸福内江·甜城甜女”风采大赛拉开帷幕;2016年3月,内江“两会”在市民热切关注中隆重举行……
这一系列重大活动,内江日报新媒体集群第一时间通过内江新闻网、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两微一端等平台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过去,在活动次日才能在传统纸媒上看到的相关报道;如今,通过手机屏、电脑屏、户外屏“三块屏”,市民随时随地就能同步读到、看到、听到全市重大工作、重大活动的图文、视频、音频直播,真正实现了政务、公务、事务“面对面”的公开透明。
市民评价:这是媒体融合发展为我们及时全面了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重大活动带来的最直接效应。
而在这背后,是内江市各媒体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各显神通——
围绕构建“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产品”,内江日报社实施“中央厨房式”采编运转机制,构建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信息发布格局。
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和阅读习惯,报社各大新媒体平台实行碎片化、分众化、精准化传播。报社所有记者在采访中不仅须完成文字采访,还必须完成图片、视频的采集,通过移动采编系统、全媒体采编系统,采访后30分钟内就可将资讯通过各新媒体平台对外发布。这种“一人多能、一稿多通”的新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了报社新媒体集群的稿件数量和质量。
目前,内江日报旗下各媒体已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体系,凸显出各自分众化的特色:
官方微博“微内江”主打时效和服务,在新浪、腾讯两大微博平台上拥有粉丝近30万,影响力和排名在全省市州中名列前茅;
官方微信“最内江”,坚持亲民、接地气和活动策划的路线,上线一年多“粉丝”已接近18万,在全省市州政务微信排行榜中长期保持前两名;
新闻移动客户端“i内江”,突出深度和“爆料”互动,注册用户近5万;
内江日报社率先在国内推出的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集LED视频图文发布、LCD互动点击、高清灯箱图文发布三大传播媒介于一体,融新闻传播、公益宣传、电子阅报、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广告发布等功能于一身,被业内人士誉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又一全新平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上百套“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已覆盖内江主城区、各县城,迅速发展成为内江市场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受众数量最多的大型户外媒体。据粗略统计,每天观众数量超过150万人,每块互动屏日均点击量超过6000人(次),个别互动屏最高点击数超过1万人(次)……
内江广播电视台依托音视频传统优势,提升网络传播性,与城管、住建、残联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生产接地气、受欢迎、分众化传播产品。“甜橙网”推出的城管宣传片“城管人的一天”,点击率超1000万,被腾讯网在首页重要位置推送。
在媒体的融合发展路上,内江市级新闻媒体担当重任,大步前行。
扩大影响力:
在融合中迸发生机活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信息资讯的需求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互动化的特点。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从2015年10月起,内江日报社启动了“搭建‘金字塔\’、凸显分众化”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一是以内江新闻网、“最内江”、“微内江”等平台为“塔尖”,依托其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充分发挥报社在采编、技术、推广、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独有优势,为各县区、乡镇、行业、单位承建各类新媒体平台,提供采、编、发一条龙服务,形成“塔身”,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政务应用,构筑政务信息全发布新媒体集群;二是以“最内江”为“塔尖”,充分发挥报社各采编、经营部门的信息采集优势,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以部门为主体开办各类专业性的微信公众号构筑“塔身”,形成了各自分众化的特色。
目前,以政务信息发布为主的“内江发布”政务矩阵已吸引不少县区、乡镇、部门、企业、单位入驻,对于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发挥了积极作用;报社各部门结合各自特色,推出的“内江政事”(时政新闻)、“内江城事儿”(民生新闻)、 “大千茶馆”(时事热评)、 “有盐有味”(美食)、“乡约内江”(服务乡镇)、“内江实干家”(服务企业)等近20个微信公众号,为受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新闻资讯发布、吃喝玩乐指南、生活便利服务,短短两个多月,已吸引粉丝数十万。
依托内江日报社旗下全媒体品牌和影响力,报社打造的本土电商平台——“大内特供”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一系列本土特色的农副产品,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截至4月9日,“大内特供”点击量达45441次,商品“曝光次数”达189661次。
目前,报社正积极策划,在“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最内江”等平台增设充值、缴费等服务平台,旨在从单一的“宣传平台”向“便民平台”转变,让新媒体深入平常百姓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市网信办组织市内各新媒体平台打通网民互动渠道,广泛开展网络问政理政工作,近年来共受理网民诉求和意见建议5000余条,用户关注度和互动参与度持续提升。
“用户在哪里,就覆盖到哪里,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目前,内江新媒体集群已吸引逾400万人关注。
“融合”聚力,不断上涨数据的背后,见证着内江的新媒体已经成长为主流媒体。
在舆论引导上,内江始终牢牢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新闻推荐
拓展训练现场。本报讯(巨功会记者廖文凯潘杰文/图)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在市体育馆开展了交通运输系统2016年“公路杯”拓展训练活动,8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活动。此次训练活动邀请了乐山市特警训练教官...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