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挥毫作书。□杨成 文/图
什么样的书法,你最喜欢?这话,有很多人问过陈勇。
“有灵魂、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我最喜欢。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我比较痴迷。”陈勇说。
夏天,凤凰花开,红灿灿一片,微风轻抚,带给人奔放的气息,阳光在凤凰花上欢快地舞蹈,显得清透之至。在陈勇的家里,笔者看到了正在阅读《兰亭集序》的陈勇。
“学书法20年了,喜欢看书临帖,或多或少,对自己有帮助。”陈勇告诉笔者。
与书法的意外邂逅
年少时,老师说陈勇没有书法的天赋,使他心里非常郁闷,但他相信勤能补拙。小学四年级,有一次,陈勇和一群小伙伴去郊外玩,无意看到许多刻满字的墓碑。伙伴们临摹墓碑上的字迹,比赛谁能找出写得最好的“之”字。陈勇笑说:“当时的墓碑上最多的是某某之墓,少不了一个‘之\’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找出的“之”字在小伙伴们中被推为第一,说他临摹的“之”字最好看,使他萌发了学习书法的兴趣。
为了自己喜欢的书法,陈勇每天放学后跑到墓地里观察明清时期的墓碑,回家后把白天看过的字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直到夜深人静。他又买了几张纸,找来木炭和电池棒,把石碑上的字拓印下来,进行临帖。往后的日子里,临摹字帖一直相随他多年。
享受书法的魅力
1993年8月,陈勇轮换父亲来到冶材公司。喜欢让书法陪伴自己的他,一有时间,就用心地临摹名家碑帖。陈勇深知,要想真正进入书法艺术殿堂,就要临摹古代名家碑帖,获得书法艺术的精髓,才能出贴创作。书法创作的过程漫长,陈勇靠着勤奋和坚韧,在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中找到了融合点。陈勇还报名参加了西部书法培训函授班,逐渐提高了对书法创作的认识。为了领会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的意境,他精读了李清照诗词、毛泽东诗词等历代诗词,用楷书的形式把这些诗词抄下来,以使自己逐渐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1997年,陈勇的书法作品获得全国首届希望杯书法篆刻大展赛优秀奖。这幅作品的入选,显示了陈勇的书法作品逐渐走向成熟的道路。该作品融入了他的人生经历,融入了他的生活情趣,书写出他的笔墨风格,表达出他的艺术风情。
传承书法艺术
陈勇的书法,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显示出雄健洒脱、自然流畅的风格特色。他笔耕十多年,从未放弃,精心地临习各名家碑帖。现在,他的作品,字写得比较有韵味,在空间章法布置、字法纯化上显示出了他的功力。
2011年,陈勇的书法作品入选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攀枝花晚报》、攀钢电视台对其艺术风采进行了专题报道,他的许多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2014年,陈勇荣获乐山商行杯硬笔书法大赛铜奖……
如今的陈勇是中国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东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攀钢书法家协会会员。但是,他没有自我陶醉,依然在基层岗位上踏实工作。空余时间,他在攀枝花技师学院教学生上书法课;晚上,他在中华古韵书法交流群、新疆库尔勒书法群和学生、年轻人等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现在的学校开设书法课的不多,喜欢书法的年轻人也不多。走上讲台,教学生学书法,让这门艺术得到传承,是陈勇的梦想。“教书法,我想一直教下去,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这也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勇动情地说。
新闻推荐
◇张津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笔者在城区甜城湖畔一个小区里拜访了81岁的画家赖仲海。谈到绘制毛泽东等领导人画像的三十多年经历,他的精神为之一振。赖仲海自幼师...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