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乐山一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唐朝旭
今(17)日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50天。记者了解到,目前高三学生已经进入二轮复习阶段。物理作为理科中的难点学科,在后期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与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学科能力,从而提升复习效果呢?
“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后期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唐朝旭老师给出了以下具体的后期备考建议。
1
做好时间安排把握重点任务
高考越来越近,唐朝旭建议同学们应做好时间安排,并把握住每个时间段的重点任务。
4月的任务是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攻克难点。同学们应明确考纲,梳理清楚所有概念和公式,进一步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牢牢抓住复习的主动权。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人在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不少学生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拼合场、叠加场、复合场,4月份便可针对电磁学难点进行专项突破和训练,从单场学起,然后复合和综合,笔记注意分类记录,适应二轮复习专题化的要求。
5月应强化训练。高三前期的复习已经把基础知识、重难点做了巩固和突破,5月要进行强化训练和限时训练。高三后期学生应对自己合理定位,适当增加练习量,建议两天做一套物理试卷,严格控制在60分钟内完成,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改错、查漏补缺和规范答题格式,突出强化训练自己的限时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
6月应查漏补缺,调整心态。此时付出了所有努力,要相信自己,信心满满地应对高考。每天适当做些题目,翻阅教材和笔记,设想一下考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良好的迎考状态,同时也要保持愉悦的心态,不骄不躁,平稳应对。
2
针对能力要求做好专项训练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对此,唐朝旭建议学生要注意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审题能力:实质上是阅读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埋怨自己看错了题,无法从长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恐惧新信息题等,其实这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针对这类问题,首先同学们要克服心理的恐惧或者厌恶,耐心读题,其次采用“粗读、细读、精读”三步走的方法。第一遍“粗读”,结合文字叙述和图像,粗略读题,总览试题,了解试题考查的知识和考试方向;第二遍“细读”,结合文字和图像,弄清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第三遍“精读”认真阅读每段文字,挖掘隐含信息,找准突破口。唐朝旭建议同学们对于文字叙述较多的题目至少要读三遍以上。
解题的规范化:每次阅卷后,老师们感叹同学们书面表达存在很大差距,如有的同学满篇都是数学运算过程,阅卷老师找不到物理公式和问题的答案,导致改卷过程中遗漏考生得分点;有的同学担心阅卷老师看不懂,满篇都是冗长的文字叙述,这类文字叙述会消耗答题时间,理综考试分秒必争,解物理题只需要利用文字叙述清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即可,不需要其他过多的文字叙述。如果同学们做好了规范答题,物理能再提高5至10分。
3
把握各类题型学会“有舍有得”
唐朝旭认为,对于考生而言,物理试题一般被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有十足把握能完成的题;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题过程中能找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做正确的题;三是难“啃”的题,即反复看都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对此,他建议采用三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类型:采取“不放松”的策略,在高三的多次考试中,有时学生在简单题目上失分,考后后悔不已,所以这类题目依然要认真对待,主要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第二类型:要作为重点对象解决,做到“决不放过”,这类题目是可望且可及的,是物理提分的关键之处。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学生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就会“恍然大悟”。尤其在做完题以后要反思、回味,分析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总结通过这道题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收获,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类”。
第三类型:采取“舍痛割爱,得过且过”的策略。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水平范围,准确定位,承认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高考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4
选题要“精”思路要“细”
后期复习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唐朝旭建议学生练习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后期复习模拟试题资料多,学生首先应对手中的资料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练习。
同时,思路要“细”,即重思路、善建模、做规范、细纠正。每次在完成后,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唐朝旭指出,在复习中特别要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高考试题背景之源,学生对课本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读懂、读透,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数信息题都取材于此,因此课本绝不能留任何死角。
记者张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晓玲)昨(16)日上午,乐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人行道机动车乱停违法集中整治誓师动员大会举行。据悉,为扎实推...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