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政协委员关注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徐登林
1000.1亿元!2011年,凉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1亿元,成为四川“千亿GDP俱乐部”成员之一。“在打造大品牌、推动大开放、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的同时,如何兼顾本地小微企业的发展,这是攸关凉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大事。”在新年伊始的凉山州“两会”上,凉山州政协委员刘勇的提案成为凉山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会上会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现状小微企业处境困难
2011年凉山州GDP突破千亿大关,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凉山充分利用大山大水大资源,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但我们不能忽视一干沉默的凉山本地小微企业,他们目前的处境十分困难,有的难拿到地,有的缺少资金,有的生产技术落后。”刘勇认为,小微企业恰恰是事关凉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大事。
凉山州市县的大多数街道、乡村分布着各类手工作坊和小微企业。凉山州政协委员、州工商联主席宋光明通过调研得知,在凉山州10万多户各型企业中,97%以上是小微企业,其占工商登记注册户数的97%,主要分布在餐饮、零售和物流等传统型服务业。小微企业对凉山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从业人员达26万多人,占凉山州就业总量的50%。但凉山州的小微企业几乎缺席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五大资源盛宴,这种缺位必然使小微企业自身发育不足,从而影响凉山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机会减少、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不利影响叠加,其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凉山州政协委员、州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陈伦军同刘勇、宋光明一样充满担心,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占88.1%的中小型企业贷款份额不足20%,小微企业贷款份额就少得可怜。
建议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
“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没错,大山大水大资源瞄准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也没错。关键是要落实小微企业自身的待遇,让其有对接的差别化政策。”宋光明建议政府在项目审批上要对本土、外地企业一视同仁,对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同等对待;加强对小微企业经营的指导;在资源配置上平等对待。
陈伦军认为,出台让小微企业在金融、政策、产业上更容易参与的政策是小微企业承担梯队接力的前提。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小微企业孵化园区。”刘勇提出了更有操作性的方案设计。按功能区划对号入驻园区的小微企业交纳租赁费用,享受生产管理、安全检查、质量监督、税收优惠、政府一站式服务等待遇,一旦做大做强就离开园区,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天空。
相关新闻
攀枝花: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迅猛
本报讯(江潇 记者 张通)记者近日从攀枝花银监分局获悉,该市2011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0.3亿元,较年初增加37.66亿元,增长40.65%,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19.5个百分点。
2011年,攀枝花市各银行业机构明确将小微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根据企业状况、所属产业和行业的特点,制定符合小微企业贷款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以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服务需求。针对小微企业抵押物缺少、融资担保难等问题,该市各银行业机构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推出仓单质押、矿业权抵押、各种收益权质押等业务品种,有效担保品范围得到扩大。银行还通过“网贷通”、“票据通”、“微贷通”、“富民通”等产品创新,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准入门槛。
新闻推荐
——四川团媒体开放日现场实录□川报集团特派报道组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四川,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3月7日上午,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来自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