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龙 本报记者 徐登林
2月21日,凉山州木里县康坞牧场牧民定居点前的公路旁,93岁的藏族老人丁巴偏初时不时观望着山顶的公路,等待着儿子达瓦扎西从县城买年货回家。
丁巴偏初一家住在前年建的牧民定居房里,足有300平方米。丁巴偏初大爷的儿媳拥忠卓玛告诉记者:“以前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家可以开车去县城买年货。”
达瓦扎西拉着满车年货回来了,丁巴偏初大爷一看,有年画、藏文写的对联、挂在屋顶的经幡、新衣服、鞋袜、啤酒、白酒、大米、面粉、各类蔬菜、鸡鸭鱼肉。
“爷爷,这次政府给了我们锅盖(电视接收器),我们带回来了,阿爸在路上说要让你看到县城里过年是怎么过的,还可以看见布达拉宫呢!”小孙子次丁说。
傍晚时分,定居房里一下子热闹了——“看见了,看见了,”丁巴偏初大爷激动地站在电视机前,呈现在他眼前的是阔别已久的木里新县城,主持人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来:“各位观众朋友,藏历新年就要来临,大家都在忙着买年货喜迎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在此佳节来临之际,祝各位藏族同胞新年快乐,扎西德勒!”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国家十分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希望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体现出我们本民族的特色,引导下一代人认知传统、尊重祖先,维护民族团结,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牧场场长扎西边看电视边向牧民宣传党的政策。
22日,新年第一天,丁巴偏初大爷起了个大早,祈祷祖国繁荣昌盛,藏区人民日子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登林)“17县(市)已有14县(市)建立了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月1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中心支行获悉,凉山州、县(市)、乡(镇)、村、农户两层次五级联动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