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乍暖还寒,南充市各地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已经是热潮涌动。
南充化学工业园。两桥一路正在进行最后的配套工程,不远处,几十台装卸机正在进行场平工作,很快,几家大企业就要入驻。
高坪区航空港工业园区。占地300亩、投资5亿元的南充三环电子光纤插芯项目紧张施工,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安装调试设备。项目将在一季度末竣工投产。
嘉陵区工业园区。燕京啤酒投资1.1亿元新建的年产5万吨罐装啤酒生产线,正在进行机器安装,5月可投产,年产量将从现在的30万吨扩张到35万吨。
作为一个去年刚刚迈进GDP千亿俱乐部的新成员,这个春天,南充没有理由放慢脚步。
辉煌
340个重点项目“轰”出来的千亿GDP
2012年1月20日,农历龙年新年的前两天,省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初步审定,2011年,除成都市外,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凉山六个市(州)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6个新科市(州)中,南充让人多少有些意外:虽然是川东北人口大市,但这里没有像样的工业基础,没有灾后重建的支撑,在此前全省经济总量的排序中,南充不在前列。
为什么会有南充?一组数据能够回答这个问题。2011年,南充共实施重大项目120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38个、产业项目44个、民生项目2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5个,四大类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865亿多元。其中,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4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4%。
一句话,南充的千亿GDP是340个重点项目“轰”出来的。
飞速增长的当然不只GDP。目前,行进在南充大地,随处可见高速公路纵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工厂林立,民生改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过去4年,南充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1亿元,年均增长152.9%。南渝、广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德南、南巴、南大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遂西、巴南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车高速公路5条、共212公里,在建5条、共298公里,明年,全市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达成铁路复线建成运行,兰渝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南绵、南泸、南充外环等6条高速公路和成遂南达城际铁路列入国省路网发展规划。
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过去4年,南充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7个,其中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超过50家、上市公司36家、知名商业物流企业近20家。燕京啤酒、汇源果汁、雨润食品、鹰金钱食品、中盐银港等6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日上车轮、华晶玻璃、香雪制药等72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石油化工、轻工食品、服装丝纺和汽车零配等四大支柱产业。
3年来,南充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翻了1.4倍,工业增加值翻1.4倍,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南充工业”;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五名,领跑川东北。
创新
政务服务中心有了VIP服务室
“如沐春风!”广州华宝玻璃实业公司负责人赵家杰至今还记得,自己首次走进南充市政务服务中心 “南充市重点项目VIP服务室”的感受,当时,市政服务中心领导以及华宝项目所涉及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派驻人员已悉数到齐。
为了更多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2009年开始,南充市提出 “不让一个重点项目落地被耽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政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南充市重点项目VIP服务室”,无偿为重点项目提供招商引资、审批办证、管理运营等阶段的各项配套服务,以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据了解,南充市目前已建立重大项目管理库,凡是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均被纳入重大项目管理库。
“所有入库的项目,一律走‘绿色通道\’,享受‘VIP服务’待遇。”据介绍,所有入库重点项目,业主只需持相关申请材料到“南充市重点项目VIP服务室”,开通“绿色通道”,指定主办员全程代办并实施并联审批。
设立“南充市重点项目VIP服务室”只是南充市全力服务重点项目的一个缩影。为了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南充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全市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对重点项目实行“五定”责任制,即:定目标、定领导、定部门、定时间、定奖惩,并逐级逐项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分期分批与各级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项目责任体系。
为确保项目的资金供应,市财政局等部门对每个重大项目都事先到单位进行财务指导,并为重大项目派驻财政监管员,对符合拨款条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提前报审,核实后及时予以拨付,切实做到先规范后拨款。扎实做好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动态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对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同时,按照“一级管一级”监督管理方式,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对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了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的安全、合理和高效使用。
为协调力量,当地专门出台文件,特别是要求市发展改革、监察、环保、财政等部门提前介入,从源头到过程全面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土地、专账等手续。建立了项目审批联动机制,实行项目手续协办制度、项目授权办理制度、项目快速审批和并联审批制度,实现审批项目“一个窗口进出、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建立了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征地拆迁、线路迁移、群众安置等具体问题。
为确保建设速度,南充市坚持把中央和省级投资项目作为监管重点,采取每周督查、每月挂牌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未达到目标进度的项目责任人进行效能问责。
展望
更大的潜力在谋项目引项目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南充市将以成德南、巴南高速公路和嘉陵江四桥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加快南大梁、遂西、巴南广高速公路和南充港都京多用途码头、旅游码头建设,继续推进兰渝铁路建设,力争南泸、南绵高速公路和嘉陵江五桥等重大项目开工。
其次,当地还将全力推进晟达新材料产业园PTA、聚酯尼龙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石油化工、天然气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链,打造四川省和成渝经济区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加快实施燕京二期、东风CNG等重大技改项目,着力打造适应市场需要的拳头产品,推进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南充市市委书记刘宏建认为,在全力推进现有项目的同时,更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和挖掘。必须始终把重大项目谋划作为前提,以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主动从宏观政策中对接项目、从国省规划中争取项目、从优势资源中挖掘项目、从民生需求中编制项目、从发展差距中策划项目。
刘宏建要求,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方向,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战略部署,瞄准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提前介入,搞好项目编报和向上争取工作,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省“盘子”。
南充市市长向东透露,南充今年确定了120个重点推进项目、年度投资超过500亿元,其中初步列入省级独立考核项目32个。为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在资金、土地以及水电气等要素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为解决项目资金难题,南充今年将抓紧推进市、区两级投融资平台联合运营机制,用好激活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对重大民生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进行包装向银行推荐,力争全市政府性融资平台贷款新增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力争今年每个县(市、区)建立1家以上具备独立法人的小额贷款公司,全年贷款总额突破10亿元。
为破解用地紧张局面,当地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控制标准,提高项目用地门槛,强化用地预审,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坚决核减用地指标,鼓励实行“零土地招商”、“零土地技改”,有效提高新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鼓励企业修建多层标准厂房,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现瑞图片均由省重点办提供
新闻推荐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魏宏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到场的60余家国内外新闻媒体介绍了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并回答了部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