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军
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
秉承四川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四川金融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牢牢占据着中西部第一的宝座,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前七位。为了更好地为全省经济 “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我们有必要梳理以往的经验,明晰脚下的方向,放眼长远的未来。
昨天,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省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现有银行业机构455家、证券法人公司4家、期货法人公司3家、基金分公司9家、保险公司64家、小额贷款公司11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70家,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等组织形式齐全、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金融资产快速增长,至2011年底,四川省金融业总资产达4.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1年全省新增社会融资总额达5000多亿元,其中新增贷款3196.32亿元,直接融资1616.16亿元。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成效显著,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完成了除民族地区外的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改革,成立了凉山州联社,成功组建5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全部达标,西部银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信托业重组取得突破,已完成省信托、省建信重组工作,川国投重组工作加快推进;2011年引进、设立3家保险法人机构,实现了四川省保险法人零的突破。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开展川港、川台金融合作系列活动,扩大了四川金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全国唯一的跨省区产权交易机构之后,去年又新设立了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天府大宗商品交易所、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和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全省产权交易市场框架基本建成;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已有60余家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金融配套机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已有13家金融后台服务机构、30余家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金融产业聚集发展明显加快。
今天,我们面临崭新的征程——2012年,全省金融工作将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保增长、惠民生、促开放、建中心”为指引,力争再上新台阶。金融保障实体经济增长方面,推动信贷投放稳定增长和信贷结构优化,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实现多渠道融资;金融服务民生方面,全面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和西部银行组建工作,推动各类金融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金融促进开放方面,深入推进川台、川港金融交流合作,办好第三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深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开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深入推动金融机构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辐射西部、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步伐。
明天,我们将书写更多辉煌——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成渝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将为四川省经济金融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大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组织、壮大地方金融机构、推动金融创新、扩大融资规模和优化融资结构为抓手,以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为特色,以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四川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2015年末,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2%以上、全省GDP5%以上,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
(作者系省政府金融办主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清波日前,凉山州《关于抓好2012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今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计划240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鲜薯总产390万吨,比上年增加22.5万吨;平均亩产1625公斤,比上年增加2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