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场演示隔震支座减灾技术的优势。
7月15日,我国著名结构工程硕士张文圣来到西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借鉴性的凉山州防震减灾隔震支座技术专题培训会。据了解,隔震支座技术作为一项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凉山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利用价值。
文/图 本报记者 周建英 李春
本报讯 7月15日,凉山州防震减灾局邀请了我国著名结构工程硕士张文圣来到西昌,为全州地震烈度8度区以上的11个县市防震减灾管理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地勘单位、审图单位等从事抗震设防管理的50余名管理和技术人员,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借鉴性的凉山州防震减灾隔震支座技术专题培训会。
专家带来房屋抗震新技术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楼房模型,一个是实施了隔震支座技术的,而一个则是普通基础建设的房子。现分别在两幢房子上放了矿泉水,请大家注意观察,看有没有变化?”张文圣向大家介绍道。
随后,他启动了电源,在四级地震波面前,两幢房子有些摇晃,随着七级地震波的来临,普通基础房子模型上的矿泉水掉了下来,模型严重变形;而设置了隔震支座技术的房子,不但水没有掉下来,房子模型在摇晃中依然完好。
“这隔震支座技术的防震性确实不一般,我们应该要深入推广和应用,给建筑的基础打一把‘保护伞\’。”西昌市建管局副局长杨波感叹道。
“凉山是国务院连续20年确定的地震监视防御区,为全面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切实推动钢结构房屋及减隔震技术在地震高烈度地区的有效应用,我们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张硕士来凉山讲课。”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局长周仁伦介绍说。
在凉山推广隔震支座技术
“新西兰是地震多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研人员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加在房屋上面,以作好基础隔震。用了基础隔震设备的房屋和没用的,在经过地震后就有了区别;目前,相隔我们不远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所有建筑就使用了隔震支座技术;西昌建设的张家屯安置小区也使用了这项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张文圣说。
在培训现场,张文圣通过模具演示、现场和大家互动交流,再加上幻灯和音像的应用,其形象生动的讲解吸引着每一个参训人员。讲授的隔震支座技术基本原理、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隔震技术的优点、隔震技术的适用范围、隔震设计要点、橡胶隔震支座的生产及检验、隔震建筑施工验收要点等7个方面的知识,让大家受益匪浅,纷纷认为隔震支座技术作为一项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凉山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利用价值。
“只有地上搞结实、地下搞清楚,打牢基础的房屋,才能放心住。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大家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好这项新的防震减灾思维,将抗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全面推广实施,以切实推动隔震支座技术在凉山的使用,让更多的人能更好的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从而用实实在在的业绩继续谱写凉山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段泽普说。
新闻推荐
四年一度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即将来临,西昌市大街小巷节日味道渐浓,各项活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作为本地人的你,想必已经意料到,随之而来的就是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市内的交通变得拥堵以及物价、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