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是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八大富民兴聊战略”之一,我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全力抓好落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调整大思路,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牢固树立三种理念:一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二是区域化发展的理念,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
培植大龙头,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着重抓好三个“一批”:一是整合资源,新上一批;二是突出重点,壮大一批;三是围绕优势,引进一批。围绕我区的蔬菜、面粉、畜禽、饲料等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引进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到年底,全区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家,龙头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建设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当地龙头企业,发展统一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重点培养一批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培育大品牌,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程度。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力争新培育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 “三品”认证品种5个以上, “三品”认证基地3万亩。对现有农产品小品牌和有产业基础支撑的农产品品牌进行锤炼整合,统一使用“东昌府”产地标示,切实解决品牌“多、乱、杂、弱”的问题。
强化大服务,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程度。强化政策服务,切实落实好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兑现到户。依托聊城大学、聊城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机构,加大农业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力度,继续深入实施科技推广、科技特派员等工程,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大社区,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以沙镇、郑家、堂邑等省、市级示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提升功能,打造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结合示范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
深化大改革,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活力。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改革。现阶段的重点是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注重培养一批边确权登记颁证、边开展整村土地流转的样板村、示范村,为规模化生产、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刘颖)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