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宁 张珊 通讯员 朱加超
山东中泰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的新型制药企业。在我区拉开发展大框架,打造一流发展环境,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背景下,中泰药业本着求实、创新、奉献、进取的精神,紧抓发展新机遇,重人才,抓创新,着眼未来,实现企业再次发展。
科技创新构筑品牌优势
在二次创业热潮中,中泰药业意识到药品市场由价格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质量竞争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纵观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问题是雷同化,最难突破的是差异化,最大的瓶颈是创新。为实现更高、更稳健的发展,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持之以恒地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医药新产品、新技术及新设备的科研开发工作。
到目前为止,公司先后从德国和国内购置了先进生产设备和仪器145台(套),该公司建有制剂车间和提取车间,其中:制剂车间具有片剂2亿片、胶囊剂1亿粒、颗粒剂1000万袋、栓剂1000万粒的生产能力;提取车间具有年提取中药材300吨、鲜鸡肠600吨的生产能力,目前通过GMP认证注册生产范围包括片剂、散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和栓剂5个剂型在内的29个品种。重点推出的拳头产品健脾止遗片及舒欣通迈,获得了医药界和患者的一致肯定与认可,其中,健脾止遗片为中药保护品种,全国独此一家。
人才队伍支撑科技项目
中泰药业始终认为人才是各项发展战略的基础,坚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管理策略,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随着公司日益发展壮大,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公司现有员工14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43.5%,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30人,占员工总人数21.4%。
在依托自身科研平台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空间,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引进高校高端人才,以项目带人才、人才做项目的方式,借智借脑,为我所用,将高校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实现完成项目、培养人才和推进科技创新纵深发展的良性循环。
放眼未来紧抓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符合中医药特点、有利于中医药优势特色发挥政策的出台,以及我区开展的“企业二次创业、贡献跨越赶超”活动的展开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国家政策,通过开展中药制剂全自动GMP生产车间建设项目、拟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项目和中泰医药产业园项目,迅速延伸产业链、壮大园区经济,带动经济快速膨胀发展。中药制剂全自动GMP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已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明年4月份完成国家认证并投入生产,届时产能将提高5到6倍。
中泰药业放眼未来,计划在我区投资建设裕昌·中泰药业产业园项目。产业园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10.7亿元。项目现正在洽谈中。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24.6亿元,实现利税1.81亿元。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