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漫步在聊城二中堂邑校区校园里,虽然孩子们还没有换去冬装,但是柳丝、小草已经泛出一抹绿意,到处生机勃勃。
2015年11月,为深化“名校带动”战略,东昌府区再放“大招”——由聊城二中兼并堂邑中学,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堂邑中学成为聊城二中的一个校区,该校优化常规管理、创新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常规管理,让关心和温暖无处不在
该校常规管理细致、严格,课间、中午、下午活动时间都有老师值班督察。在安全工作上,校园24小时管理无缝隙对接,每一个时段都有学校领导和老师值守。某走读学生在放学路上突发疾病,值守老师及时发现,连夜送往医院,家长十分感激。24小时无缝隙管理,不仅让校园安全落了地,还在学生心中植入关怀与温暖。
积极推动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借鉴聊城二中学生自主管理系统,即时记录学生成长动态,实行量化管理。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架设起家校沟通桥梁,让监护人随时了解学生在校信息。
励志教育,让学生每天充满正能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大课间,600多名学生站在操场上,教师韩伟正在领读堂邑校区版本的《弟子规》。该校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以“增强信仰、提振信心”为目标,推行励志教育。包含传统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团队教育、礼仪教育等七大板块,从心灵重塑、行为重塑内外两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每一天都充满正能量。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励志教育团队,正在制定实施规划、完善内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励志教育的成果将在运动会、家长会上展示。随着学校少年宫、餐厅、塑胶操场、主干路等办学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德育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下午第二节,教师赫玉环正在执教《愚公移山》。铿锵有力的导语迅速将学生带入文本情景,围绕愚公具备怎样的精神,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课堂展示准确、高效,掌声不断响起,师生脸上灿烂的笑容洋溢着收获后的快乐。
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该校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六个学科组,实行学科主任负责制,校领导分包学科,参与所包学科的集体备课、公开课、研讨会。大力推行聊城二中 “二阶五步式学习策略”,把基本操作流程、“学习任务单”编制要求与内容,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典型课例,集中研讨,各学科教师积极行动适应教学新常态。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有效性、针对性。
正是一年春好景,策马扬鞭正当时。堂邑校区负责人表示,堂邑校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用创新驱动教学、德育,辅之以愚公坚持、担当的精神,学校制定的“一年办学条件大变化、两年社会高度认同,三年成为农村初中教育新高地”一定会实现,师生员工必然收获教育的新业绩、大幸福。
(本报记者 彭凯 通讯员 李令涛 张金福)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