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仝兴社
1月10日,我区爱心志愿者、爱心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迎接第三届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的到来。在活动现场,有一位爱心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热心于公益活动,对公益事业简直到了“上瘾”的地步,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也积极参与其中。他就是2015年度东昌府区“十佳青年志愿者”之一、聊城义工联外联部部长王德涛。
今年38岁的王德涛出生在一个普通却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待人随和,对有困难的邻居总是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受家庭的影响,王德涛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王德涛说道。加上自己的妻子是聊城市义工联的一名志愿者,王德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聊城市义工联的一名成员。
对于公益活动,王德涛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表现在行动上。2015年10月的一天,王德涛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第一贫困村”——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的报道。图片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打动了王德涛。他在第一时间和中国特战救援队取得联系,在经过紧锣密鼓地商讨后,王德涛受聊城市义工联全员委托,首次和中国特战救援队合作,参加奔赴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的爱心救助活动。利用自己带薪休假的10天时间,王德涛和其他队友克服诸多不便,将代表水城人民爱心的近2万件衣物,价值15000元的奶粉、玩具和学习用品,给当地村民送去。组织马依村473名村民逐一体检,由医疗小组进行简单地救治,并对当地透风漏雨的房屋进行简单地修缮,顺利地完成了水城人民的爱心传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王德涛的带领下,妻子刘明明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家中事务,做好后勤保障,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周末的时间里还和丈夫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共同分享公益给他们家庭带来的欢乐。儿子对他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也非常崇拜,王德涛的行为也得到了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赞许,在他的影响下,王德涛的很多同事也投入到了公益活动中去。
截至目前,王德涛的足迹已经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敬老院里有他的笑脸、献血队伍里有他的身影、倡导环保有他的签名、贫困学子家中有他送来的钱物……“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会继续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力所能及地践行义工志愿者的社会责任。”采访最后,王德涛坚定地对记者说道。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