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亚飞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王忠友齐亚芳
聊城市民王立明因在外参加公务员辅导班的学习,而成为了一名合租客,聊起租房经历,他频频摇头。
“那间房间也就10平方米左右,除了一张大学宿舍专用的上下铺外,里面还靠墙摆放着书桌、茶几,以及一个电风扇,只容得下一个人经过。”王立明说,他租住的房间,像是一个衣帽间改造而成的,没有窗户,“当时考虑到租金不高,白天在外上课,只有晚上回来,所以租下了。所幸上课时间不长,一个月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聊城市区也有不少合租客。在聊城开店的东北女孩张婷告诉记者,与她一起租房的女孩中,有一个女孩租住的是没有窗户的书房,即使是白天,屋里也是昏暗暗的。“与其他两间向阳的卧室相比,这个房间的条件是最不好的,但是租住这个房间的女孩还在上大学,并没有长租的打算,也就是晚上回来睡觉用,所以她的要求也就没那么高。”
张婷说,“因为手头资金紧张,很多合租客都会放弃舒适性与便利性,只要有地方睡觉就好。所以,与其说租房,不如说是租床,真要像在家一样享受睡眠,那是不可能的。”
据记者了解,一间卧室摆上三四张上下床的出租房在大城市并不少见,出租者常常打着“大学生公寓”、“考研宿舍”、“白领公寓”的名义向外出租,租客也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外来打工者。
张婷如今与人合租的房子要比一般合租客的好很多:8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家具、家电齐全,只是客厅给人的感觉小了很多,而且不见厨房。张婷告诉记者,在电视墙的旁边有一个门,因为同样贴有壁纸,不太容易发现。门后则是与客厅几乎同样大小的餐厅,与餐厅一门相隔的就是厨房。“如果在餐厅放一张单人床,也是可以租出去的。可是因为跟厨房相连,会有一股油烟味。现在的房租,我们几个可以承担,所以也就放弃了继续招租的念想。”
在合租房内,任何可以用来放床的空间都有可能被改成“卧室”。在聊城工作的高道元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我当初租住的房里,几乎都是床,不管是客厅还是餐厅,都有。”
“小伙子对房间的要求比小姑娘还低。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个小伙子,他租住的房子里,用帘子一遮就是一间‘房\’。”张婷说。
“选择合租的通常都是年轻人,他们要么是刚上班不久,要么就是在附近短期打工。他们都是抱着暂住、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的心理租房。房东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心理,他们多是用隔断的方式将房子格局打乱,尽量多的增加卧室的数量。”在某房地产中介公司工作多年的郭焕雨,对房东私改格局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新房子,房东肯定是舍不得改造的。一般的合租房都是老房子,有的甚至线路都老化了。”
有一次,郭焕雨在一处合租房看房时发现,插座都烧黑了,用电量大时,楼道里有时就有烧焦皮子的气味。对于住建部将研究制定的出租屋改造标准,郭焕雨表示赞成。“租客有时忽略了安全这一因素盲目租房,也是因为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住两天就走,可能轮不到自己出事。但是真出现了事故,后悔都来不及。”郭焕雨说。
据记者了解,疏堵结合,已经成为一些城市在整治群租房过程中的共识。并对什么样的房屋可以“按间出租”作出了探索。住建部表示,将研究制定现有住房改造后按间出租的条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积的标准,单间最多居住人数等办法,确保房屋住用安全。
新闻推荐
□高田报道本报聊城讯5月23日,记者从聊城市政府获悉,在未来几年内,聊城的大部分农村将变成社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聊城市农村新型社区与农村发展规划(2015—2030年)》,...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