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玉婷
历时近一年,几易其稿的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于本月21日通过专家评审。“有水才有运河经济。”在评审组看来,上述规划以水生态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的双重视野解决了运河开发的“源头”问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具有十分宝贵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运河开发,先得让水活起来
山东的运河段中,聊城有不错的发展优势:沿线城镇密集度高,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好;闸河、泉河等历史文化特征明显,且存在不小的“古闸今用”的可行性,山东运河旅游先从聊城区段破题因此被寄予厚望。不过,留给聊城的挑战也不小。
评审专家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严国泰指出,与以往“纯粹”的旅游规划不同,这得是个相当综合的规划:目标虽然是旅游发展,但运河“无水不活”,脱离水生态的修复、保护、利用肯定不行,此外还得厘清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的合理界限。“编制规划要依托‘水\’这一环境基础。”严国泰表示。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规划师宋晓龙说得就更直白,他认为,整个规划需要讲清的其实就是如何以水带魂、带绿、带景、带业、带城的问题。
在针对运河聊城流域水利现状进行大量资源梳理后,规划组发现,情况不容乐观。据上海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朱勍介绍,京杭运河河道水量总体偏少,部分河段出现季节性断流,个别河段甚至常年断流,导致生态水量无法保证,水体景观也不理想,加上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影响,多段运河故道被割裂阻断。为了让运河重新“流动”起来,记者了解到,规划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着墨颇多:除了应急性的调水方案,还强调水环境治理与源头减排,同时提出,结合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节点进一步优化河道连通方案。
“有水才成河,才有运河经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在给出评审意见时表示:规划对如何恢复运河的生命力把握得很好,通过将水生态和旅游发展放在一个规划下,解决了发展之源的问题,由此体现的多规合一、多业融合的思路也符合当下全域旅游的发展部署。
从“流动的河”到“繁荣的河”
京杭大运河在古代是重要的漕运通道,因为这一功能的发挥,沿线城市达到了文化绚丽、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并给后人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如今这一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复兴运河,意味着必须要创造一系列新功能。
在运河开发中动手较早的杭州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杭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虹提到,京杭大运河作为一项重大的人类工程,在国外游客中的名气远胜于黄山、泰山等自然遗产,因此运河综合整治与开发一直是杭州旅游国际化的重要一笔。自2014年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铆足劲发展运河旅游的城市就更多了。包括陈国忠在内的专家指出,这种背景下,本次规划必须形成廊道式旅游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在旅游创意、策划等方面打开新思路,才能实现从“流动的河”到“繁荣的河”、带动聊城在西部隆起带迅速崛起的开发目的。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协会会长王德刚对于规划中“聊城故事多”的品牌定位予以充分肯定。他提出,尤其需要将水浒、阿胶等受众认知度最高、产业基础最好的聊城元素开发成运河旅游产品。“聊城运河旅游还离不开一个标志性的实体产品或活动。”针对规划中提到的打造马拉松等时下热门赛事的做法,王德刚建议,不妨另辟蹊径,开发诸如龙舟等以水为载体的活动,既契合主题,又能进一步增强运河旅游的吸引力。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振之曾多次前往运河沿线考察旅游发展,他指出,比起全线巡游,选择沿线某一目的地进行深度旅游是游客更认同的方式。按照规划提出的在运河沿线打造风情小镇的做法,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导、中国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张玉坤也提到,仅依托运河发展线性旅游恐怕有些“大材小用”,通过将每个节点做透,廊道式旅游完全能拓展成为“叶脉型”这样更纵深的旅游区域。
北京交通大学博导、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对规划如何处理市场、交通、资源、技术等区域关系给出建议:既要繁荣好当地运河旅游经济,更得避免为他人做嫁衣。
山东将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启动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的。”评审会上,聊城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景颜提到,聊城有上百万人口住在运河一线,而由于运河连通不起来,水系衔接不上,沿线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都面临着缺少突破口的问题。
徐景颜表示,作为一项高水平的系统性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最终实施都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沿着一条运河线,就能看到聊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增长点。
运河开发不仅是聊城文旅融合和城市转型的龙头,对整个山东而言同样意义非凡。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巡视员王春生表示,山东有两处古老的文化资源,分别是齐长城和古运河,如果这“一静一动”能实现新生,所产生的民生、生态、经济效益都将是不可估量的。他指出,运河开发要成为继台儿庄、尼山圣境后山东又一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工程,为此,省旅发委也将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据介绍,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所涉及的项目将成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中“儒风运河”品牌的重点支持项目,同时有望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并争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的相关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在山东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编制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本次运河规划也将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其中,并在前期宣传、营销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
新闻推荐
◆从事刑事审判工作33年,经手和审理刑事案件超过千件,无一件发改和缠诉上访。他带领刑事审判队伍,夜以继日奋战在打击刑事犯罪第一线,年处结案件及判处被告人数量为聊城其他各县(市、区)法院刑事...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