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金城汲水胜地 三眼井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3-09 04:00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位于黄土峁梁之上,因土层深厚,所以打井不易。昔日用水极为困难,好在母亲河——黄河穿城而过,因此就派生出了以担挑黄河水贩卖为职业的“水客子”。但是当时民间又流传着“水客子不去西稍门(今临夏路一带)”的说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这里开凿有一眼井,这就是。因三眼井水质清冽,所以也就不会有人再买浑浊的黄河水食用了。

三眼井据说开凿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兰州虽说打井不易,但也有人不畏艰巨进行打井的,兰州因地下水多含卤碱,所以所打井水都极为苦涩。但唯独三眼井的井水却甘冽异常。

孙中山先生曾为其译著《日本民权发达史》题字:“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陇上学者黄文中先生的侄儿黄国华曾赋诗赞叹三眼井:“万事西人谈学理,敢陈一事问西人:兰州井水多咸涩,三眼独甘果何因?”

为什么三眼井会有如此好的井水呢?这也许是得益于发源自马衔山的阿干河,当阿干河一路奔流而下,流经于金天观握桥(今工人文化宫旁雷坛河)一带时,透过渗水层而沉积下来,形成了大量的地下水。

清代进士曹炯在《重修握桥石堤河底兜水坝敬悬匾额碑记》中记载:“其堤下有一龙池涌泉滚滚,载石不住,余等虔心焚香祷于神前。用石灰、散煤、黄土三共和之以筑其底。”这段话也就是说在维修握桥时,曾挖出一个泉眼——“涌泉滚滚”,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为是“龙池”,所以迷信地“虔心焚香祷于神前”。但不管怎么说,足见三眼井附近的水位之低。

几百年来,这一附近的人们就一直饮用三眼井的水。当时在井旁边还置有石槽,以便从井里汲水供牲畜饮用。1938年,进步青年作家肖军自西安来兰州后,饮用了三眼井的水后,用手背揩着挂在嘴角的水珠还称赞道“甘凉似琼浆”。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三眼井嵌在店铺里,清代举人音德正写的“三眼井”三字镌刻在外面的门楣上。音德正善书法,因其为人谦和,老百姓极易求字,所以当时民间流传着“家家音德正,户户李友桃”,可见他的书法在当时是名满金城。

后来因城市的改造拓建,拆除了原来的店铺,三眼井呈现了出来。现在的三眼井井后立了石碑,上面写有“兰州省城古迹——三眼井”。井口覆盖有石板,在井的周围还有铁栏杆,成为了兰州的一处景观。具有600多年的三眼井就这样保护了下来,因为保护三眼井就是保护了兰州一段吃水用水的历史。   

新闻推荐

电暖气引燃窗帘导致大火道路堵塞消防车“心急如焚”

【本报讯】 4月16日中午,西关十字兰州农工商大厦二层一***室突然起火,迅速蔓延的火势很快沿着按摩室顶部木制装修板蔓延至旁边招待所。事发后,兰州市消防支队立...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金城汲水胜地 三眼井)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