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也说兰州牡丹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5-25 03:28   https://www.yybnet.net/

名人张大千等人曾唱诗挥毫,盛赞兰州牡丹的掌故,着实令兰州人骄傲,也多生感慨。自豪的是兰州牡丹不平凡,雷坛的紫牡丹仙气充盈,成为一代大师张大千笔下的绝好题材,画作也漂洋过海,现珍藏于台湾。遗憾的是现在雷坛牡丹园已毁,我辈已经无缘看到雷坛紫牡丹争奇斗艳的胜景。想来,骚人墨客幸临雷坛牡丹园,怎么唱和吟诵兰州牡丹的其情其景,已经成为世人回忆中的一段佳话。张大千为兰州雷坛牡丹“泼墨紫”造像,恐怕早已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了。

现在,你若造访雷坛,寻昔日牡丹园的踪迹,早已荡然无存,心中不免惆怅。失落之余,愈发想追究,你还会发现兰州牡丹的芳踪。

距离兰州市区咫尺之遥,位于东郊和平经济开发区、国道312和309线旁边的和平牡丹园,就是全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牡丹品种和野生资源属国内外最多。其品种园有160亩,集牡丹品种760多个;野生牡丹圃30亩,引种栽培野生牡丹9种4个变型。更可喜的是它被确定为国家级的“牡丹资源圃”及“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每年5月份在这里定期举办甘肃牡丹花会。和平牡丹园,已是兰州牡丹的新家园,是兰州人欣赏牡丹国色天香的好去处。

其实,更多的牡丹在兰州的公园、庭院、村庄里,还有爱美人家阳台的花盆里,牡丹美丽的身影依然,芳香依旧。我所供职的学校花园里,眼下就有一丛枝繁叶茂的牡丹,盛开着层层叠叠雪白的花朵。我每天走过校园,大老远就能嗅到牡丹独有的那种清香。每天午饭后,总要陪着田先生,如约在牡丹花前品评一番。在华林山,单位临近的邮电学校,几十株白牡丹、红牡丹成排成行地列阵怒放,香气袭人,牡丹使这个校园增色添彩,不但招来蜂引来蝶,也诱惑着师生们流连忘返。

在这个季节,我的家乡——兰州南部山乡,牡丹花更是到处吐露着芬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家园中的那丛白牡丹,自我小时候就有,谁也说不出是那辈的先人栽种的。在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守在那个角落,依四季更替花开花落,像庄稼一样一茬又一茬,直到现在还馨香如故。村庄上有爱花的人,在秋天或是春天刨开的泥土,把她的根系掰去,牡丹的子孙就在另一块土地上扎下根,来年会盛开象我家园里一样的牡丹花。记得小时候,我们会把牡丹的落英收集起来,晒干捣碎,敷在舌头上用来治疗口疮。那时,只知道牡丹花的药用功效,不知道由花事联想到人事的。现在,想起了收集牡丹落英的事,自然会想起《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的情节,耳边还会响起那首哀怨婉转的《葬花词》的旋律……

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代兰州人工栽培牡丹盛行,到了清代,兰州及其周边的临夏、临洮形成了牡丹栽培的中心地,清末编篡的《甘肃新通志》就有牡丹在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的表述。在兰州,牡丹栽培算得上历史悠久,牡丹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可谓积淀深厚。种植牡丹,品赏牡丹,歌唱牡丹经久不衰。兰州人对于牡丹的钟爱,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文人雅士的绘画诗词,巧手女红的刺绣、剪纸,农家造屋的彩绘、木刻,无不选牡丹为题材。兰州人乔迁新居,爱选富贵牡丹的装饰画,还有兰州“石佛沟花儿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其歌咏牡丹的盛况,与兰州牡丹一样,名声远播。

新闻推荐

兰州处决日本特务和汉奸

1936年,日本特务在宁夏省所属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东庙建立了一个活动据点。设在东庙的特务机关由江崎寿夫少将担任机关长。此人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熟读中国典籍,精通中国情况...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也说兰州牡丹)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