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也是城市新移民的主要来源。西固区做为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快速扩张的工业区,吸纳了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关爱、善待农民工,绝非是一个普通的话题。
温暖的春天,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汇成了一股暖流。我们相信,有社会各界的关爱,加上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奋斗,他们一定能过上更加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手牵手,让我们温暖偕行。
真情善待
关注农民工的生存发展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率先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西固区出台了《西固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方案》,使流动人口享受与常住居民一样的同城待遇,促进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该方案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统筹管理、综合服务体制;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另外,西固区从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出发,成立农民工学校,解决就业、就医难题,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权益维护、文化娱乐、身心健康、子女关爱、文明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办、工会、团区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志愿者通过提供政策咨询、组织技术培训、开展心理辅导等,关注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农民工的素质不断提升。
据介绍,西固区将以这次全市启动的“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志愿者们将通过大力宣传农民工创业事迹,开展特困农民工援助活动,向农民工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实施农民工权益保护行动等内容的活动,与农民工兄弟交朋友、结对子,手牵手、心连心、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增进与他们的感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放心就业,安居乐业,大胆创业。
人文关怀
农民工找到了“家”的感觉
兰州石化公司目前拥有3853名农民工。长期以来,兰州石化公司坚持依法办事,加强用工的法制化管理,先后与省内比较贫困的庄浪、会宁、临洮、临夏、定西等地的6个劳务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把双方的经济合作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把农民工的用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们兄弟愿意在兰州石化干下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国有企业诚信守诺,说多少工资就多少工资,说哪天发就哪天发。为了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让农民工心里踏实,公司研究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实用、有效、可行的途径。公司专门设计了统一的《业务承包服务人员月度考核表》,给企业的诚信经营加了又一道保险。没有欺诈,没有骗局,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认同。
同时坚持人文关怀,在兰州石化的务工者中,有许多人是当年南下打工潮中的打工族,现在他们又回到出发的地方就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未能在东南沿海的一些企业得到完全保障,除了劳动报酬外,人文关怀显得不够。在兰州石化,农民工享有与其他正式用工一样的各种劳动保护。“生命至高无上,安全永远第一”,这两句话适用于进入兰州石化工作的每一个人,而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职业风险的工种,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企业的帮扶救助基金,虽不要求农民工掏钱,但他们中间如果出现意外困难,也可惠及到他们身上。强化对农民工的规范化管理,农民工进厂首先要通过网上查询,保持队伍来源的纯洁性。通过必要考试,摸清文化底子;上岗之前,要根据各个工种的实际需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合格、拿到证书、方能上岗工作。这种管理使企业与农民工的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对农民工的管理与企业其他员工的管理没有两样。正因为企业的正规化管理,让农民工们的归属感越来越强,感觉到自己就是兰州石化公司的一分子。兰州石化公司对农民工的管理已经纳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围。从公司到基层单位,均设有专管农民工事务的专职人员,农民工的诉求有地方表达,出现问题有人负责解决,有了纠纷有具体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负责协调妥善处理,正规化管理成为我们稳定农民工队伍的重要保障。
公平教育
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义务教育
随着兰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数量急剧上升,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国家教育公平这一基本教育政策,西固区下发了《西固区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从提高认识,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机制,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收费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法保障了农民工子女享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益。随着外来人口子女就学人数的逐年增加,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教学管理也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城区的部分学校外来人口子女人数超过了本地学生人数,有5所学校的外来人口子女达到50%以上,外来人口子女已成为这些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面对新出现的各种问题,新的教学课题也摆在校长和教师面前。特别是外来人口子女就学中遇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纠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等诸多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区教研室和相关学校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2008年区教研室和兰大李硕豪教授合作搞了一个课题,课题主要内容为探索农民工子女就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需要提供那些方面的帮助和服务。课题联系点有5所小学,截至目前已做了大量工作,如专题性家长培训、学生心理辅导、问卷调查等。此外各学校也有自己的课题和一些具体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西固一校的关于公办小学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继有数篇相关论文发表。新滩小学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庄浪路第一学校在外来人口子女管理方面均有各自的特色。
维护权益
扩大农民工组织建设成果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维权维稳工作任重而道远。西固区总工会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拓展为农民工谋利益,努力扩大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面,指导所属达川乡成了农民工协会,涵盖农民工会员344人。为了让农民工协会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西固区总工会专门抽调人员深入一线,积极举办“外出务工权利与义务”培训班,定期开展农村留守、流出会员农忙农活互助等活动,切实维护了农民工权益,解除了外出务工会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同时,农民工协会还不断延伸组织体系,在各村设立分会,不断发展新会员,壮大会员队伍,许多在外的农民工纷纷要求加入农民工协会,90%以上的农民工新掌握了1—2门使用致富技术,提高了生活水平。西固区总工会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推动了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为农民工维权工作筑造了坚实基石,为西固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督察文明创建工作时建议—— 应对噪音扰民等现象加大整改力度
【本报讯】 继对近郊四区进行督察后,5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张祖迁,市创建工作总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市文明委副主任王祯祥率部分人大代表,对公安局...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