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李德宝:扎根基层的社区“卫士”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6-07 03:23   https://www.yybnet.net/

开篇语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展示兰州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讴歌党领导全市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激励全市人民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庆祝建党90周年·我们身边的好党员”和“走进基层党组织”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访工作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普通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希望通过他们平凡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展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七里河西园街道华林坪社区,有这样一名综治员,七年来,他义务护送辖区内小学生安全上下学,无论酷暑或严冬从未间断,由于他的执著与坚守,他被辖区居民亲切的称作“校园安全守护神”和“编外交警”;七年来,就是这样一名月收入仅有几百元的普通社区工作人员,捐款的次数以及发起募捐的次数却数不胜数,每当社区的居民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之时,总是他率先伸出援助之手。他,就是李德宝,一名社区基层共产党员。

初见李德宝,他话并不多,走路轻快,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子积极向上的活力,在采访过程中,他很少会主动说他做了什么,陪同采访的华林坪社区党支部书记者朝晖笑着说,“其实他的事迹已经有很多媒体报道过,他也接受过不少采访,但他就是这样,不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起李德宝,者书记感慨的说:“人做一两件好事很容易,可是能坚持几年,甚至想要坚持一辈子那是很不容易的,李德宝就是这样一个不容易的人。”

七年如一日的校园守护者

谈及“护校”行动发起缘由,者朝晖书记告诉记者,由于华林路地处兰州七里河区城乡接合地带,这里的道路十分狭窄而且坡度很大,路况极差。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车辆多、车速快,一些摩托车、三马子司机安全意识也非常淡薄,经常与放学的学生抢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的一天中午,正是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间,一个正在过马路的孩子被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挂倒了,而当时正和同事在社区巡逻的李德宝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他和同事将受伤的孩子送去医院之后,强烈的自责感让他的心绪久久难以平复,他认为自己作为辖区里的综治员却连一个孩子都没能保护好,这是自己的失职。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德宝决定要自己担当起保护社区孩子们安全的任务,第二天,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社区领导,经由社区、街道、学校的多方沟通协调,同意了李德宝的主动请缨。

从此,每天上下学高峰期,人们都会在校园门口看到李德宝的身影,遇到车辆和孩子们“抢道”的现象,李德宝就会立马上去调停,但是不少司机面对李德宝的行为态度嚣张,出言不逊,像“你一个综治员,有什么资格管我们!”这样的话语李德宝几乎天天都能听到,而邻里也都会劝他,“你一个月拿那么点钱,干吗管这么多事。”面对司机的责难和众人的不理解,李德宝并未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李德宝的推动下,社区和学校领导将校园周边的安全缺失状况反映给了七里河交警大队,经批准,李德宝可在学校门前的华林路上设置横幅阻挡车辆,以保障放学的孩子们优先通过。由于在李德宝长达七年的“护校”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华林坪二校也因此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平安校园。

全身心奉献的居民贴心人

说起社区居民家家户户谁有怎样的困难,作为民情调查员的李德宝都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在说自己的家事一样。者书记告诉记者,社区要为居民解决问题,有很多程式化地东西是避免不了的,遇到很急的事情,作为社区领导的他也是干着急没办法。而此时往往李德宝就会挺身而出,多方奔走,尽最大努力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2007年,正在上小学的12岁的马阎梅遭遇到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打击,她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小阎梅却还得面对被抚养和家族人员争夺遗产归属权问题,李德宝听说她的不幸遭遇后为其捐款捐物,并积极联系法律援助以求最大程度的保护这个尚未成年孩子的权益,同时他还奔走于各个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之间为小阎梅请求帮助,在社区党支部、街道党工委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失去双亲的马阎梅解决了生活困难及抚养等问题。“现在小姑娘在临夏,她的表哥在抚养他,听说过得不错。” 面对记者李德宝欣慰的说。

像马阎梅这样受过李德宝捐助的人还有很多,他曾为身患重病的华坪派出所治安协管员李乐和带头捐款,通过向社区、街道和新闻单位反映,使家庭困难的李乐和及时得到了救助;他也曾捐助过七里区教育局退休教师王以琼收养的患病弃婴,在得知老人因年迈无法照顾孩子时,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以及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李德宝在寻找弃婴的亲生父母时,也帮助老人联系收养机构,最终让孩子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一位曾经接受过李德宝资助的社区居民说,“他给我们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真心能够感染身边所有的人。”辖区低保空巢老人黄连荣常年独居,李德宝得知老人情况后,义务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任务,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去年,老人不幸去世。由于联系不上老人唯一的常年在外工作的儿子,李德宝和街道社区一同为老人操办了后事。当老人的儿子得知情况回到兰州后,握着李德宝的手流着泪说:“你比我这个当儿子的称职。”

谁也想象不到,仅有初中水平的李德宝曾在省内媒体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评论、建议等文章,而这些作品的稿费李德宝往往也是全额捐给了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去过他家的人都知道,李德宝虽然家境贫困,家里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书,家里的各个角落里都堆满了书,放不下了就都堆放在床上,仅有40平米大小的房子里却有着1000余本藏书。说起他曾经发表过的那些作品,李德宝会面带自豪的说:“我虽然文凭不高,但是我就是爱看书,这些书就是我的‘养分\’。”

2006年,由李德宝撰写的民情建议《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以保险形式发放的建议》在省市多家媒体刊登和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更是作为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603号提案,提交到了政协大会上。多年来,一直义务铲除辖区野广告的他,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撰写了《铲除城市“牛皮癣”之我见》。2010年,他参与了由省委宣传部、省市文明办、创建办联合举办的“甘肃省首届‘移动杯\’红段子创作大赛”并最终获得了此次大赛唯一的一个特等奖。

让李德宝欣慰的是,他的无私奉献受到了上级领导、辖区居民、周围同事的肯定,2005年他被兰州电视台、七里河区综治委评为“七里河区优秀综治员”;2006年被兰州市文明办、创建办、兰州晚报社授予“兰州市首届十大公德之星”称号以及被西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评为“好邻里”;2009年被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聘为“西园街道廉政监督员”,同时被华林坪社区党支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还被华林路第二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10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志愿者指导总站授予“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以及被兰州市文明委评为兰州市优秀志愿者。

面对这些荣誉,李德宝显得很淡然,他告诉记者,他在十多年前经商失败后曾有过一段灰暗的生活,而在他最孤独无助的时候,街道办事处的人员经常开导安慰他,并让他参与到了社区综治员的工作中,他说:“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却让我很充实很满足,更能让我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这个社会曾经给过我的关爱。”

新闻推荐

大河之州一瞥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部电影让我记住了大夏河。可毕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儿时的记忆,总是如同印象派的油画,只见色彩,没有精描细画的故事情节。遥远的大夏河,就这样藏在了我的记...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李德宝:扎根基层的社区“卫士”)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