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敏摄□本报记者黄敏
高常忠正练习欧体楷书 记者黄敏 摄□本报记者 黄敏
8岁,他开始为村民书写春联;18岁,“写字”成为他的职业;之后的职业经历也与“写字”形影不离。52年间,他从未将练字放下,字写得满意了,再苦再累也开心;倘若写得不理想,便会陷入苦恼。他就是高常忠,如此痴迷、钟情于楷书、榜书。1月11日,记者走近高常忠,探访他与“字”难以割舍的情缘。
8岁习字,“写字”成为职业
现年59岁的高常忠,从8岁就与“字”结缘。高常忠老家长清区孝里镇高庄村,族家爷爷的书法在临近几个村庄赫赫有名。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前来求字、求春联。受族家爷爷影响,高常忠从8岁就开始练字。
本该贪玩好动的年龄,8岁的高常忠却很少出门,而是待在家中苦练楷书。练起字来,外面的吵闹声全然不知。冬天,由于家境贫寒,没有炭炉子可取暖,高常忠双手常常冻裂,砚台里的墨汁也结了冰花,他就将墨汁烤化,继续练字。正是凭着这股韧劲,高常忠的书法进步很快,8岁时就小有名气,与族家爷爷一起帮村民写春联。
在学校里,高常忠小小年纪就异常勤奋,写得一手好字,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的字经常被拿来当范本让学生临摹,所写日记也常被老师拿来当做范文。那时,高常忠每天像上了发条,一如既往练字。他做梦也没想到,若干年后,他这一生都将与“字”为伴,以字为生。
18岁那年,高常忠高中毕业,到长清三线建设工地负责小报《工地战报》的刻板、油印。这段时间,长清电影公司计划出版《放映战报》,急需宣传人员。该公司负责人到孝里镇长清六中向校长及老师咨询,这些老师推荐的人选就是高常忠。就这样,高常忠顺利进入长清电影公司,负责电影海报及出版物的油印、刻板及幻灯片的绘制。
之后的38年,高常忠工作虽然常变迁,但都与“写字”有关,甚至长清区很多街道上的匾牌美术字都是他所刻写。
悬空写字,利用一切机会练字
高常忠对练字、写字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度达到痴迷程度。工作期间,他也没把书法放下。有时走着路,他会情不自禁地悬空写字,时常引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他却全然不在乎。在挣工分的年月里,休息时别人坐着聊天,他用草根、石头在地上写楷书、榜书。如今,他虽退休在家,但每天晨练时,打着太极拳,还是会顺手悬空写几个字,并乐在其中。
有时,高常忠练字遇到古帖中比较生僻的字,一时不知怎么写,就时刻琢(,有时醒来还在想字的书写。退休后,他将家中一间房间改做书房,房间虽紧张,但家人很支持他。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练字,他晨练后就不再出门,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练字,有时一上午不过瘾,下午再接着练。练字数十年,他深知“心稳、心静”对练书法的重要性,为此他很少出门,经常待在家中静心习字。正是全身心投入到练字中,书法让他欢喜又让他忧。
在高常忠看来,心情、墨、纸、笔的感觉都最佳时,才能写出好作品。他所欣赏的欧体楷书,一笔一划都很讲究,写一幅字,有一个字写坏了,就得从头写。而每写一个字,都要耗费近1分钟。为写出满意的作品,他往往集中精力写一两个小时,有时等作品写完了,才发现颈椎已僵了,一抬头一阵酸痛涌来。常年练字使他落下了颈椎病,每天晚上都要在按摩椅上按摩颈椎。
练字虽然辛苦,但只要字写好了,高常忠就很高兴;可若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也会因此苦恼。也正因为如此,他更舍不得荒废时间,很少走亲访友,时常闭门写字。
勤于练字,每年书写上千幅
高常忠起初练习的楷书,主要是族家爷爷的字体。后来他欣赏欧体楷书,字体风格转为欧体楷书。这个阶段,他不断与长久形成的自由体做抗争。“废弃自己长久形成的写法,很痛苦,但熟能生巧。”高常忠说,日复一日反复练习,现在他的欧体楷书已很成熟。
2007年,高常忠开始练习榜书,书写大字“寿”、“福”。榜书极重字形和大笔运转,练习又极费纸张和笔墨,需投入大量金钱。“练字就得舍得花成本,拼不上就出不了成绩”,这是高常忠一贯的想法。练习榜书的两年间,他记不清用了多少纸墨。据高常忠妻子介绍,练习榜书期间,高常忠经常将写好的字摆满客厅,比对字的好坏。2009年,高常忠的榜书“寿”字,荣获2009年“九阳杯”山东省书画大赛金奖和2010年“上海迎世博国际榜书”大赛银奖。
如今,他每年书写的欧体楷书和榜书达上千幅,也涉猎行草。近几年,其作品被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收藏,亦有佳作作为出访礼品,赠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友人收藏。
待六十大寿之际,高常忠计划举办一次个人书法展,展示这些年的书法成果。“我这大半辈子,都与书法为伴。每天练,都有不同的收获,书法无止境,探究也就无止境。”高常忠说。
新闻推荐
火热六月,超级大乐透惊喜不断,山东省开展的“奖上加奖奖外抽奖”活动更是掀起了一阵中奖热潮,让众彩友畅享了三星手机、电话卡等多重大礼。临沂彩友小赵就是冲着电话卡买了一张12元的复式票,没想...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