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欢青 发自临沂【人物档案】
李百军,1955年生于山东沂水。职业画家、摄影师。现任鸿儒国际美术馆艺术总监。
1972年开始学习油画,1998年被选派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师从马克·奥斯特曼学习西方现代艺术,1999年在巴塞罗那举办《意象随心》个人画展。
1973年开始摄影,1987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作品《老夫老妻》在1988年第15届全国影展获银奖。1999年在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新兵连”摄影展。1992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百军摄影作品集》,200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天———李百军生活视觉日记》。200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
“不经意间流露的有意味瞬间”
1月9日,临沂市的一家画廊和美术培训机构准备开业,邀请李百军到场指导,我提前赶到这家画廊,等待采访他。下午2点,李百军风尘仆仆赶了过来。这一天的上午,他一直在忙活由他策展的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探寻当代视野下的影像艺术”也是他最近在着力做的事情,“当代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超越文化的界限,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西方现代表现手法的碰撞中凸显出艺术家强烈的个人观念。”
由此,摄影只是由影像、装置、行为组成的当代艺术中的一小部分。李百军因此认为,很多所谓的摄影家非常自恋地无限夸大摄影的艺术性,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摄影的艺术性应该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什么是美?黑格尔认为,美是在面对对象时,‘对象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有意味的空间\’。因此刻意不是美,没有意味也不是美。而我们现在流行的沙龙摄影,还是一帮人在一起刻意寻找所谓的美。”
鉴于这种认识,李百军在拍照时从不干预拍摄对象,他总是在随意当中捕捉拍摄对象不经意间流露的有意味的瞬间,“哪些人物组合和心态流露有趣,什么东西尽管平淡但人们不常看到,我就拍什么。”
人类学范畴内的影像记录
李百军认为,摄影本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只是人类找到的又一种言说方式,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高,摄影更大的价值,应该是在记录,“传统的历史由文献组成,但总是避免不了书写者的主观意志,摄影虽然也有拍摄者的主观意志,但可以对历史做文献之外的更客观的影像记录。以王征拍摄的《西海固》为例,除了影像本身的震撼力,更重要的是摄影师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文本。听说西海固要整体搬迁,那么以后,《西海固》这一组影像将更显珍贵。”
基于此,李百军倾向于把摄影当做“人类学范畴内的影像记录”。在40年的纪实摄影之路上,李百军也是这么做的。从1973年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摄影,他始终以自己的家乡沂蒙山区作为长期的影像采集地,持续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活变迁,“通过这些影像,我无非想呈现改革开放以前,也就是中国前消费时代人们那种纯良和朴素的性格,甚至那些麻木和无奈的表情。同时,也力图展示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这一地区渐次发生的各种微妙的变化。这些影像的时间跨度很长,所涉及的人群和相对丰富驳杂的生活细节,是近40年来山东农村历史发展的缩影。我们不难从中找到许多历史的影子和民众的茫然,还能体悟到中国农村是如何在一个不长的历史跨度中,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李百军认为,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数码时代,如果每个人能把自己的家庭、村落都完整记录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一百年后的人们,就可以从这些照片中触摸到时代的温度和氛围。”
因为好玩才干上摄影
干上摄影,是因为觉得它好玩。李百军说:“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村是林业工作的先进单位,县里就派技术员王明坤到村里帮助工作。老爸当时是村支书,王技术员就吃住在俺家。他有一个蔡司伊康小相机,我看怪好玩的,求他教我。他就找来纸壳挖个方框,比划着教我如何取景,然后再从取景器里看那些景物。那时候胶卷珍贵,他自己一年也拍不了几卷,只是拿着相机过过瘾罢了。他教我怎么摆弄相机,怎么装胶卷,怎么拍,结果我越拍越上瘾。”
家里卖猪的时候,李百军以买衣服为名向父亲要了十块钱,咬牙买了四卷六角钱一卷的黑白胶卷,用剩下的钱买了件汗衫,“回来后就在王技术员的指导下,真枪实弹地拍上了,我们白天拍摄,晚上就趴在大桌子底下,用被子围起来,用两个饭碗盛着显影液和定影液冲胶卷。”
两年后上大学,李百军在村子里学的“照相手艺”派上了用场,并从此走上摄影之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也曾参与过摄影创作培训班,‘受了很多误导\’,1987年认识了我的第一个纪实摄影的老师朱宪民,1988年又认识了侯登科。从此摒弃培训班里学的那些所谓‘摄影创作\’理念,开始坚持影像的人本记录。”
总结40年的摄影历程,李百军认为,“摄影人真的有必要站到摄影之外来远远地打量一下摄影。这更容易让人清醒,更可以从大处或高处把握摄影。摄影师要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当下社会各种人的生存状态,注意对社会的共同文化氛围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兼收并蓄。”
新闻推荐
时报5月20日讯 (记者张丹丹)20日,8岁女孩许艾钰失踪第8天。小艾钰的父母说,只盼孩子平安,更令他们心焦的是,目前家中唯一的孩子——— 艾钰的哥哥要高考,他天天忙活着找人,根本无心备考。20日12:30,...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