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兑换十几张残币、旧币,却频遭银行拒绝。近日,霍邱县乌龙镇老人潘正友给本报来信反映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随即记者电话联系了潘正友。他告诉记者:“前两天打扫卫生时,找到自己80年代初因工作存留的一些残币。全面清理下来,大大小有几百块钱。”这些钱币,他一直夹在书里保存着,钱币已有些破损。
“都是1980-1996年发行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可惜的是,多数钱币上有一个一个的小窟窿,但还能看得清面值。有的像100元的两张,就剩下一小半了。”潘正友说,当他拿着这些残币,去银行兑换时,几家银行相互推诿。万般无奈的他只能求助本报,“这些旧币、残币还能兑换吗?该怎么兑换?找哪家银行能兑换呢? ”
记者了解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使用的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明确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所有银行都应当免费为老百姓兑换钱币。如果安徽省的农民朋友发现有拒绝兑换的,可以拨打安徽省银监局的投诉电话:0551—5192582。 ”省银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遇到能兑换银行不给兑换的,读者也可拨打本报电话0551—5179787反映。
记者联系了潜山农村商业银行零币兑换中心经理姜秀芳,据其介绍,根据潘正友老人的描述,可初步判断他的残币应当是第四套人民币纸币。目前,我国现在正在流通并发行的是第五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虽然已经停止发行,但仍在流通。所以,潘正友现在可以持这些钱币到各家银行兑换。
“早先银行一般都有一种兑换残币的标尺,采用人工测后再兑换。现在多数银行已经采用仪器兑换,避免人工兑换时造成的误差。残币往上一放,仪器就直接显示可兑换的金额。”姜秀芳告诉记者。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潘正友的残币中,像一百元的那张,达不到二分之一的话,就不能兑换了。还有,他提到的有窟窿的残币可能因虫蛀所致,兑换时需要相关证明。 ”姜秀芳表示,有些残币,人民银行明确规定是不予兑换的。比如,票面残缺达到二分之一以上,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等不能辨别真假的,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或揭去一面的等等。
对于因遭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而损坏严重,剩余面积较小或因污染变色严重的票币,则需要持单位或村委会证明,经审查不是假票、来源正当,能分辨票面种类,能算出票券张数、金额,可以照顾兑换。
本报记者 李晓磊
新闻推荐
3月30日,本报报道了《霍邱县潘先生向本报反映——“残币兑换到底该找谁?”》一文,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4月2日下午,霍邱县老人潘正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到了信用社就给换了,换了200多块钱呢...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