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情况看,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相当一部分被农资涨价等生产生活消费支出冲减。4月4日,央视《新闻1+1》关注“越耕越贵的春耕怎么办? ”
农资价格普涨
“人勤春来早,春耕春播忙”,不管时代如何进步,这从南到北的春耕总会寄托着整个国家的希望。买肥、播种、浇田,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勤劳能换来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年,但是今年春天农资价格的上涨,却给他们增添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的玉米种子价格挺高的,现在是46(块钱)一公斤,去年大约是30多块钱,稻种一斤半一小袋子,去年52块钱一袋,今年70块钱一袋。安徽霍邱县农民王权和黑龙江农民李元民这些天都在忙着采购种子,虽然一南一北,但他们都面对着一样的困扰,今年市场上的种子价格比去年又高出了不少。而在眼下,价格出现上涨的又何止是一个种子。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红岩村的刘胜国发现,今年的化肥也比去年涨了不少。 “每亩要多花20来块钱。我家十多亩地,多花几百块钱。 ”刘胜国说。
农资价格出现上涨的不仅仅在四川,广西、安徽、山东、河北、湖南等地的农民,也都在反映农资价格上涨给大家带来的压力。
补贴也需增加
今年农资价格的上涨是不是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又是什么?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文军认为,最近这几年农资价格的涨价里面比较多的,或者涨价幅度很大的就是柴油,随着这几年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柴油所占的份额是越来越多,从2008年到现在,化肥的价格并没有上涨很大,2008年是一个比较大的高峰。现在的农资价格上涨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上涨。
财政部日前再次拨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平均每亩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截至3月底,财政部累计拨付农资综合补贴的资金已高达1078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近30个百分点。然而,当记者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到的仍然是农民重重的压力。
化肥、种子、农药,还有不断增加的人力成本,农民的压力就写在脸上。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报道,今年的玉米种子上涨幅度高达50%。一亩小麦和玉米增加的成本大约为92.5元,而农民得到的补贴款仅为57.4元,尽管补贴在增加,但钱其没有捂热,就不得不流进农资商的腰包。
然而,农资生产企业似乎也有难处。企业成本涨,产品就要涨,油价涨,流通成本也要涨,只是这涨来涨去,涨到种粮农民这里还能有什么办法吗?龙文军说:“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谨防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
种粮赚钱不易
近年来中央财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变化,2010年是760亿元,2011年是835亿元,2012年是1078亿元。也就是说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我国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也是在逐年递增的过程当中,问题是补贴的这些钱够不够冲抵农资价格带来的压力呢?
福建晋江有一个全国种粮大户,名叫林和杰,他算了一笔账,以一亩地为例:
成本:一季地租300元,人工成本300元,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成本300元,再加上柴油、机械维修等费用,一亩地一季稻谷成本将近1000元。
收成:稻谷收成是400至500公斤,收入仅有1000元到1250元。光靠种稻子卖钱,收入可能正好冲抵掉成本,赚不到多少钱,最多能赚200元左右。
补贴: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种子补贴一亩25元,综合补贴一亩42元,如果卖给粮站,50公斤稻谷补贴10元,晋江市给予粮食规模经营补贴一亩100元。
从这里可以看到,农民种地不容易,补贴毕竟还是有限的。种粮赚钱难,这个难题到底怎么来解决?到底是要让农资价格降下来,还是要把我们的补贴水平升上去。
取消农业税,加大粮食直补,为促进农民增收,中央每年几乎都会出台新政策。但是面对连续多年的农资价格攀升,政策的效果正在被蚕食。以产粮大省安徽每年2月公布的农资价格表为例,油价上涨最为明显。从2008年至今,0号农用柴油价格就不断上涨,单价在五年内每公斤增长了2.4元,-10号农用柴油也从2008年的6.38元/公斤涨到了8.93元/公斤。除了油价,化肥和种子价格近几年也在上涨。
为了降低化肥价格,许多地方的企业开始推行化肥直供模式,也就是减少中间环节,厂家直接把化肥卖给农民。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农业局副局长程栋梁说:“直接送肥料到村、到社、到田块,大概每吨为老百姓节省成本200元到300元。 ”
(翟边)
新闻推荐
霍邱农家女30年痴迷“捏泥人”,一手绝技难觅传人——临淮泥塑“三代单传”
镲手挥臂仰首欢笑,唢呐手鼓腮劲吹,打鼓人奋力擂击……盛满的谷仓旁,农人们敲锣打鼓,用酣畅的舞姿庆祝丰年。这栩栩如生的场景不是画作,更不是影视镜头,而是淮河岸边一位农家妇女用泥土雕成的“农家乐”...
霍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