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坐在工作台边全神贯注地焊接。
金寨路上,张华德趴在地上听漏。
纽扣大小的电路板,却集结着上百个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的元器件。它们稳稳地伏在电路板上,成为众多电子设备的“大脑”与“中枢神经”。来自中国电科38所部件装调分厂的女焊工李莹,从业16年。专注方寸之间的她用双手和智慧装配着国防装备的“神经中枢”;夜晚出发,凌晨归家,身穿反光工作服,背着工具包出发,合肥市供水集团经开区供水所听漏工张华德十几年来夜行在大街小巷,给深埋地下的自来水管线“听诊把脉”。
“五一”到来之际,为致敬劳动者,江淮晨报联合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开展“追求完美 惟有匠心”活动。本期报道就让我们来看看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女焊工李莹和听漏工张华德的“匠心”故事吧。
工匠精神之品质——给雷达焊接,专注方寸之间
工作16年,雷达、预警机等单位里几乎每一个重要装备都有着李莹的“烙印”;16年,她从一个技校普通毕业生,成长为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手工焊接中国赛区的冠军,IPC手工焊接全球总决赛亚军,用智慧和一双巧手,装配着国防装备的“神经中枢”。
地面预警雷达,具有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机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等系列优点,是战场上名副其实的“火眼金睛”。
李莹焊接的QFP封装器件,是实现信号处理、数字收发等功能的核心微系统器件之一,堪称雷达的“神经中枢”,是确保装备性能的关键。但这些器件引脚多、间距小,相邻引脚之间间隙不足0.5毫米,焊接时极易产生桥联隐患,这对焊接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巧手慧心的李莹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烙铁头怎么放、焊锡用多少、温度定多高、时间用多长、手上使多大劲,一点点钻研,一步步试验,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焊接方法。
戴上防静电腕带,用吸盘轻轻地吸起带有240个引脚、比一元硬币略大的四方芯片,将引脚与焊盘无缝对齐,先用烙铁头固定住芯片的四个角,再烧蚀锡线,将烙铁头在四排引脚上匀速划过。凭借着恰到好处的精度控制,李莹的焊接动作一气呵成,整套流程耗时仅1分30秒,芯片被稳稳地“粘在”电路板上。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分半钟时间,这是对力度、速度、温度、时间的多重考验:力度太大,引脚容易变形造成短路;速度太快,会产生虚焊现象;温度、时间过高、过长,电路板容易鼓包。可以说,这其中只要一项出现意外,整个芯片的焊接就宣告失败,甚至整个电路板都会被毁,进而影响到整个装备的性能,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莹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跟集成度很高的印制电路板打交道,坐在操作台前,装配、返修,一待就是一天。手上电路板里有上千个器件,有的比芝麻还小,间距只有零点几毫米,李莹就是用她那一双巧手把一个个器件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专注方寸之间,苦练技艺,李莹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之服务——沿管道听漏,倾听城市“脉搏”
夜晚9时,合肥市供水集团经开供水所听漏工张华德已经来到芙蓉路与金寨路。沿着金寨路往南走,他看到窨井盖就打开听漏,随身携带的工具有听音棒、手电筒,还有铁镐。
黑夜里,张华德熟知每一个窨井盖的位置,哪怕盖子在路边树林里、工地边、菜地上。他一个一个地用铁镐打开,先观察是否有明眼上的漏水,再把长约1.5米、和铅笔差不多粗的听音棒竖在管道上,把耳朵凑在听音棒另一头的听筒上,全神贯注地听。听音棒是一种和医生听筒原理相似的助听器,能将声音放大数倍。
张华德说,干听漏这一行大多只能在晚上作业,白天路面上车辆太多,噪音也大,无法分辨出管道漏水的声音,晚上车辆少了,正是他最忙的时候。除了下雨天、大雪天外,其余时间他都要在路面上检漏。张华德他们检漏的工作区域涉及到经开区地下管网有600多公里长,自来水管的管径从50毫米到1800毫米不等。
听漏时,如果水管有裂缝,由于压力会产生“嘶嘶”的漏水声,但这声音非常小,如果不经过训练是很难识别的。张华德说,发现漏点只是工作的第一步,他们还会进一步确定漏点的位置,以方便工程队修补。正是由于听漏工能准确定位漏点,使自来水管道的维修从过去的“开膛破肚”变为今天的“微创手术”,维修成本大幅度减少。
检漏是一项枯燥的活,撬开井盖、跪在地上听漏、合上井盖,不断重复,不断走路,从晚上9点忙活到凌晨2点,步行十几里,三四十个井盖都要跪着听,“每年都要磨破三四双皮鞋,这样走一晚上下来,腿也会酸。”张华德说,干这一行,耗体力,更要细心。十几年来,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职业习惯,走在路上不自觉地就会看下水道,看到地面上有水印,也一定会查看一番,“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是倾听城市“脉搏”守夜人的工作。
晨报记者 张琳琳/文 李福凯/摄
新闻推荐
最近,气温直线上升,合肥环城公园道路两旁的刺槐树也开花了。干槐花蒸鸡蛋是一道不错的菜,于是,不少市民拿来竹竿、弯刀等工具开始摘槐花。然而,昨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从合肥...
金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