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们都怕买回来的菜上有剧毒农药,每天都要将菜洗好几遍,还再用盐水泡好久……就这样还是心里没底。家住柳南区红光小区的郑大姐说:我最怕听说哪里发生因蔬菜上残留农药中毒事件……我家现在都不敢买叶菜了。”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群众对此多有不满。每年两会期间,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是众多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其中“农居对接”项目最引人关注—— —○○记者喻芬唐思思农居对接便于源头管理
先收钱后种菜。不用去市场购买,只要预订,放心蔬菜就能从田间地头直接配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去年11月,柳州晚报曾对柳北区石碑坪镇市保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的“农居对接”这一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了报道,当即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并表示欢迎。
市人大代表、市农业局局长温承全说,近几年来,柳州市积极探索农企
对接、农校对接、农超(市)对接等
蔬菜供应模式,目的就是在减少蔬菜 销售中间环节的同时,有效推广无公害蔬菜,缩短监管农产品安全的距离。
从表面上看是销售环节的改变,其实,这也是从源头上监控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
据温承全介绍,农居对接,就是由承办企业 、合作社将蔬菜分类包装后直接送到居民小区销售网点或家庭。
为了让居民吃得放心,基地还会邀请居民到田间地头参观,对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家住经典时代小区的黄女士说,“哪怕是贵点,但看得见,买得安心、吃得放心。”但事实上,由于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农居对接模式下蔬菜价格并没有贵多少。
据了解,去年柳州市几家试点基地或合作社开展农居对接后,市场供不应求。温承全说,今年,柳州市将增加基地或合作社的数量,扩大原来基地的规模,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
农居对接“两头受益”
市政协委员、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覃孟春表示,“农居对接”对没有时间到市场买菜或担心买不到放心蔬菜的家庭来说,不仅方便,更重要的是安全。她说,很多市民不懂如何辨别蔬菜是否喷洒过农药,但购买“农居对接”蔬菜可不必担心。因为市农业部门会对供货方进行规范监管,对农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蔬菜的质量;即使出现问题,也有源头可以追溯,不用担心找不着人。因此,这个模式一推出即受到欢迎。
菜农也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市人大代表、柳江县百朋镇绿顺莲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覃炳文说,作为一名农民,他非常支持“农居对接”新模式在柳州开展。他说,种出来的有机蔬菜从田头直接配送到居民家餐桌,不仅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还能省去运输费、摊位费等等“差价”,菜农不仅节缩了供应成本,由于是签约服务,还减少了风险,避免了类似菜烂在地里的损失。
多管齐下保蔬菜安全
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今年,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后,检测项目数量将增加20%以上,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而提升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执法、农业投入品监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今年将完善20个重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加紧建设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能力。
柳州市从2002年开始建立农产品
(种植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目前基本建成“市、县(区)、乡(镇)、村(市场、基地)四级检测体系”,基本
覆盖柳州市农作物主产区,健全了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监管,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柳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正在进行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与追溯预警方面的探索研究,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市民可通过蔬果包装上的条形码,登录相关网站进行查询,了解农产品有关生产、检测等质量安全的信息。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水果站等部门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等部门严把农业投入品与产地质量安全关口。
温承全说,除了加强检测外,今年,柳州市将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加大对菜农进行科普知识培训,鼓励、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农药。
新闻推荐
取名“安分守己” 就为骗你手机 民警提醒 :跟网友见面多留个心眼,就可避免受骗
核心提示在网上认识几天就请你唱歌娱乐,遇上这样的豪爽网友本该高兴吧?可近期柳州市的一些网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遇上的这名“大方”网友是个骗子,赴约后不仅得自己买单,还可能被骗手机。昨日,这名...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