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世华今年初,韦建葵和樊俞成在柳江县人民文化宫广场设解锁大擂台,出资100万元悬赏解锁天才,轰动一时。韦建葵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樊俞成是图书管理员。他们为何有如此胆气设下“百万擂台”挑战各路“锁王”?近日,记者来到柳江县对他们的发明之路进行了探访。
百万元悬赏“解锁王”
“当时来了二三十名锁匠,轮番上场都开不了这把锁。”说起百万元设擂台之事,韦建葵和樊俞成仍津津乐道。
他们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锁匠参加,他们事先印了大量的邀请资料,到各锁店散发。2月13日,大年初四上午,来了不少“锁王”,但最后所有上场的“锁王”,均无法技术开启他们发明的这把锁。
韦建葵透露,用手工技术开启他们发明的锁,几乎不可能。因为,这把锁的技术安全级别已远远超过国家的最高防盗C级安全标准(即30分钟以内不被技术破解)。他曾把锁拿到广东去寻找“锁王”,但无人能技术开启。而大概在去年的五六月份,他们将这把锁送到广东锁业协会会长手上,至今也无人能用技术破解。
韦建葵一边演示,一边为记者揭开了这把锁的奥秘。他介绍,传统的锁都是采用一根弹簧两颗弹子的“耶鲁结构”,即1861年由美国人刘易斯·耶鲁发明并广泛沿用至今的“弹簧锁止技术”。就算后来发明的叶片锁等,也是在“耶鲁结构”基础上稍做改进,无法超越“弹子时代”。而他们发明的这种“无簧空转乱码滑销锁”,彻底打破了耶鲁开创的“弹子时代”,从而让锁业进入“滑销时代”。
韦建葵说,他们发明的这把锁由9种精密零件组成,锁芯内部没有弹簧,靠的是滑销自由滑动制锁,每个滑销都有密码,滑销就算出现一根头发丝的偏差,锁芯都会形成乱码而自 动锁止,无法用技术去破解。
从武林高手拍打木桩得到灵感
这把神奇的“无簧空转乱码滑销锁”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韦建葵和樊俞成告诉记者:“我们从电视里武林高手拍打木桩得到了灵感。”韦建葵是柳江县拉堡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却对机械有着狂热的爱好。
1990年左右,他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但当时变速自行车还很少见,他便想着能否造出变速器,让自行车更省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1993年,韦建葵决定下海做生意,积累研究资金。
2000年,韦建葵终于造出了第一辆四档行星变速自行车,并获得国家专利。第二年,他和几名朋友进行了大规模生产,不料由于用材不当,以失败告终。
“我们为此亏了200多万元。”樊俞成说,当时他们甚至把房子都拿去抵押了。生意失败后,韦建葵重新回到学校上班。樊俞成和朋友到广东投资制锁,最后也失败了。然而,这次广东之行,却让“制锁”开始在樊俞成内心扎下了根。樊俞成所在的小区楼下有20多间门面,这些门面经常被小偷光顾,这更加坚定了他制锁的想法—— —要为大家提供一把安全的锁。
樊俞成将这一想法告诉韦建葵后,韦建葵自己也有被盗经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从2006年开始研究制锁,并成立了工作室。每天晚上,他们便在工作室里搞研究,有时候研究到深夜甚至天亮。2008年,他们研究出来的第一代锁问世,但这种锁不尽如人意,他们想突破,然而一直苦思无果。
2009年五六月时,樊俞成看电视时,看到武林高手拍打木桩的场景,他由此受到启发。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机械制造狂热的韦建葵,看是否行得通。经过无数的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研究出了“无簧空转乱码滑销锁”。2012年5月30日,他们获得了国家专利。
打响柳州名声,让“天下无贼”
樊俞成说,多年来,他们为搞发明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家人及身边亲朋好友也投来质疑的目光。但凭借心中坚定的信念,最后他们成功了。
目前,韦建葵和樊俞成在广东的广州 、深圳 、江门 、中山等地,选了五六家制锁生产企业,帮助制造锁的零件,而他们将零件运回柳州后,在柳州组装成一把锁。韦建葵透露,由于这把锁集合了“无簧锁止”、“双向锁止”、“高精锁止”、“地心引力自由锁止” 、“钥匙驱动乱码锁止” 、“双重防线空转锁止”等独特专利技术,广东的制锁企业便经常给他们打来电话,邀请他们到广东采取合作的方式批量生产这种锁。记者采访当天上午,中山市的一家制锁企业还给他们打来合作电话,但都被他们一一拒绝了。
韦建葵和樊俞成给出了拒绝的理由—— —这把锁在柳州问世,应该打响“柳州智造”的名声。
“让‘天下无贼 ’。”韦建葵和樊俞成说,这便是他们搞发明的价值所在。
新闻推荐
1.温欣乐(景行小学本部)2.罗艺婷(北站路小学)''3.韦秋菊(25中)'''''4.黄华云(25中)5.夏吴安琪(柳南区实验小学)'6.卢家祺(25中)''7.韦新昊(柳江县拉堡小学)8.罗婷婷(河西小学)9.李艺红(25中附小)...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