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鹿寨县启动“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争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程”,是将黄冕打造成“广西现代桑蚕业示范镇”的大手笔。
科学规划
“这里拥有自动上簇示范点 、自动化烘茧示范点,还有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桑蚕簇架 、取茧装置,以及利用冬季空闲蚕房种植食用菌示范点,特别是拥有一个现代桑蚕业示范区展示室。”黄冕镇养蚕能人黄长生在其标准化养蚕场介绍说。
为确保创建工作达到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该县编制了《鹿寨县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总体规划》,选址在蚕业基础扎实的 黄冕镇山脚 、古赏 、黄冕 、旧街 、大端等5个行政村,开展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建设。
科学规划,为创建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奠定了高标准示范区的基础。如今,该镇打造形成了100亩的桑蚕科技新技术展示区 、1000亩的高产优质桑园栽培示范区 、10家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示范区 、25户20000平方米的大蚕标准化饲养示范区 、1个45户的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区 、1个105户的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1个拥有14组自动缫丝生产线的茧丝加工示范区 、1个提高鲜茧粗加工附加值示范点,组建了3家农民桑蚕专业合作社,打造形成了古赏村生态休闲观光体验区和古赏 、卜月2个社会主 义新农村示范点。
科技驱动
为突出科技要素在现代桑蚕业示范区的地位和作用,该镇着力推进桑蚕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
2014年,该县成立蚕业科学研究所,开展现代蚕业技术攻关。依托柳州市桑蚕科技“人才小高地”建设,加强科技骨干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正如黄冕镇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一颗红心壮蚕业,接二连三搞培训,四处都可学技术,五花六门促生产,七嘴八舌话增收,九变十化梦成真,百业兴旺乐融融,千家万户奔小康。”这一年,黄冕镇建成高标准桑园3.5万亩,桑树全部更新为农 桑14号 、强桑1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小蚕共筩率达95%以上;生态防治病虫害 、自动上簇 、机械切叶 、器械摘茧 、自动化缫丝 、蚕沙无害化处理等现代蚕业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新建 、改造大蚕房6.67万平方米,标准化蚕房占比达80%以上,自动化传送喂养 、自动化烘茧 、蚕室温湿度自动化调控等先进技术应用普及率达50%以上。“桑蚕簇架”“取茧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主体联动
2014年,黄冕镇以山脚村和古赏村为主的3700亩的现代桑蚕业示范核心区实现养蚕16650张,平均每亩桑养蚕4.5张,产鲜茧625吨,产值2437.5万元,农民人均养蚕纯收入11786万元,分别高于拓展区10.93% 、辐射区15.06% 、全县平均水平26.87%。
通过核心区的辐射带动,6000亩拓展区 、34840亩辐射区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接近核心区水平。
据县蚕业站负责人介绍,通过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加快了全县桑蚕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2014年,建成6家缫丝企业62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实现工业总产值9.29亿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成为县域工业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新亮点,带活了一方经济,富裕了千万农民。
日报通讯员杨继强
新闻推荐
1月24日,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团市委联合主办的2015年广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青少年行动暨共青团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走进鹿寨县。本次活动中,团区委、团市委机关干部、中小企业团委、市青年文明...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