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毛线在手上跳跃,一块七彩坐垫半天工夫编织而成……1月12日,在寨沙镇寨沙社区,只见103岁老人邓崇襄飞针走线。他不戴眼镜,不戴手套,在大家都穿棉衣披夹袄的冬季,老人只穿一件衬衫和一件国防装外套。
邓崇襄做了七十多年裁缝,擅长编织刺绣等,虽然年过百 岁,但老人眼不花 、耳不聋 、言语流畅,每天坚持做一些手工活。
老人很健谈,中气很足。邓崇襄年轻时家境好,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军校,后因病退学,回乡当了教师。抗日战争爆发,邓崇襄教书的学校解散,他带着家人四处躲避战乱。抗战结束后,他靠做小手工维持生计。
心胸豁达,与世无争,待人谦虚随和,乐于助人;不喝酒 、不抽烟,生活保持平淡。也许这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吧!图为邓崇襄在编织坐垫。
日报通讯员赖建辉摄
新闻推荐
1月20日,寨沙镇拉章村板坡屯举行军民友谊桥通车仪式,从此板坡屯及附近村屯村民彻底告别趟水过河的历史。拉章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该村板坡屯村口有一条小河。长期以来,村民要趟水过河才能到寨沙镇集...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