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伟翔晚报讯文华奖,是许多艺术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国家级大奖,不过近日柳州市一名老艺术家以一幅8尺对开的书法作品就轻易获得此项“殊荣”。为此,昨天上午,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不明来由的大奖
昨天上午,柳州市一名老书法家捧着一份证书到市书法协会备案。工作人员看到证书上面写着“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落款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很兴奋,这可是国家级的大奖,多少人奋斗一生都不可得。于是,记者的电话响了。这是猛料,记者不敢怠慢,很快与老艺术家面对面。
记者:恭喜您了,这不简单啊,顶级的国家大奖。
老艺术家:其实我都不想声张。
记者:能介绍一下获奖作品和获奖经过吗?老艺术家:作品是一幅8尺对开的书法条幅,是汉篆,内容是“大吉常乐国寿无疆万事昌”。获奖经过则比较复杂。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征集的作品?有什么评选标准吗?老艺术家:这我不太清楚,作品好像是两年前寄出的,一直没有音讯,反正过程一时说不清楚。
记者:好像没有听说过书法有文华奖,新设的吗?老艺术家:这我也不太清楚。
事情越来越有趣了,最后老艺术家主动提出,不做专访了,就发个小消息就行了。
错漏百出的证书
送走老艺术家,记者和市书法协会的工作人员再次认真研
读了一下证书及附件(一份
“第七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获奖作品集编纂通知”和一张艺术类报纸)复印件,结果发现其中错漏百出。乍一看证书倒没有太多问题,起码没有错别字,只是称呼让人惊讶,比如“**老师您好”,真够客气的。再看那张“通知”,结果记者发现,落款处“文化部”3字变成了“文华部”,报纸上的奖牌图案落款也是“文华部”,鉴于”也打成了“鉴予”,这可太不小心了。
大家初步推断,这应该是个骗局。其实,文华奖是我国舞台艺术的专门奖项,也是最高奖项,压根就没有其他与舞台艺术无关的奖项。而且,文华奖评选至今已举办13届,又何来“第七届”之说。
都是“虚荣”惹的祸
当然,事情还没完,重点还得放在“通知”上。“通知”
中有如此字眼“鉴予(应为
‘于\’字)您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取得的杰出成就、艺术作品的造诣及艺术作品的价值,特邀
您入编《第七届文华艺术政府
奖‘文华奖\’获奖作品集》。”这可能就是重点所在。
下午7时,记者拨打了“文化部”留下的联系电话010—81864270,竟然 通了,“文化部”的工作人员还真敬业,下班也不走。接电话的是自称叫“胡宽军”的人。
记者:请问是文化部吗?
“胡宽军”:对。(胆子够
大)记者:我是柳州的文华奖获奖者,想问一下怎么办理入编作品手续?“胡宽军”:你按要求将回执寄过来就行了。一共出版3本,如果你只要有你作品的那一本,费用是928元。如果3本全部要,再加736元。
到了这一步,所有人都明白是什么回事了。不过是有人利用一些人的虚荣心理,编一些劣质出版物骗钱而已。这样的骗术其实并不新鲜,却不知为何总有人上当。受骗的老艺术家还跟记者说过,奖杯、奖牌和荣誉勋章还未寄来,大概这还得再花钱吧。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