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专题复习七·化学 图表信息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5-10 04:23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晓晟统筹柳冰

一、重点知识点拨

题型简介图表信息题是化学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柳州市2011年中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关于能力考查中,还是继续指出要“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和印象,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识别比较、获取信息、分析理解 、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

主要题型有信息迁移题、标签题、框图推断题、坐标图像题、表格分析题、集合图示题等。

二、中考新颖题型评析

例1: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3个碳原子到含10个碳原子的碳 、氢化合物依次按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

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 、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物质的名 称是:________,化学 式 为:

________。

解析:这类信息迁移题中所给的信息大都是学生比较陌生,不熟悉的内容,起点比较高,但只要同学们不被陌生知识所吓倒,认真阅读材料,就会发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却是已经掌握的,只要进行恰当迁移就可以轻松解答,因此落点比较低。这类题是柳州市中考题中的高频题,并且与高中教材知识有所 联系,同学们要引起重视。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有“我能行”的心理。再注意看清题目,把题目所考的知识点与自己所学知识找到良好的连接点就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了。例如:甲醇(CH3OH)和乙

醇(C2H5H)的相似之处,就可以顺利

推导了。

答案:环己烷C6H12例2: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

图像(见图4)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解析:此类坐标图像在中考化学中常常出现。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必须理解图中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数据和意义。解坐标图像题时,要抓住两个“点”:一是图像起点,一是图像平衡点。A选项中图像的起点是合理的,但高锰酸钾固体一受热,就会分解,固体质量就会减少,不会如图出现一段与X轴平行的线段,故错了;B选项中图像的起点不对,因为硫酸pH<7,起点应该在纵坐标7下面,故错了;C选项正确,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硝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为0,所以起点不在0处,但加入硝酸钠到一定量后,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了,就是水平线了;D选项图像的起点是合理的,但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是由稀盐酸决定的,速度也一 样,图像平衡点一样,故错了。

答案:C。

三、强化训练题

1.下列选项中(见图5)代表离子的是(说明:数字代表质子数,+”表示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2.下列四个坐标图(见图6)分别

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

中不正确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C.双氧水分解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3.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

量(见图7),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见图8)的是()

4.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1。

(1)从下表1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

请再写出2点。

① 。

② 。

(2)当加入7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5.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见图9)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

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

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色。

6.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

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见表2)。

(1) 由此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

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

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化

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

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9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

(3)已知含碳气体的含氢量越高,

相同条件下充分燃烧时产生CO2就越少。比较甲烷、丙烷和丁烷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看出最洁净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气体燃料具有价廉、使用方

便等优点,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①若灶具上的风板调节不好,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其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在厨房里扩散,遇明火会发生_______________的危险。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 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

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检验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

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请仔细观察下图10: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参考答案

1.D2.D3.A4.(1)加入4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或稀H2SO4

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溶液显紫色或溶质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NaOH溶液的pH=13.0

(合理答案均给分)(2)Na2SO4、

H2SO45.1)NaOH+HClNaClH2O(2)氢氧化钠溶液

(3)HClNaCl(4)红

6.气体 可燃性211.6gCH4产生有害气体CO爆炸7.1)稀盐酸或稀硫酸

(2)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

进反应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3)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2个

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熔点/℃ 沸点/℃  燃烧反应丙烷-189.7-42.1C3H8+5O23CO24H2O丁烷-138.-0.52C4H10+13O28CO2+10H2O

新闻推荐

柳州市首届机动车流通领域“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评选即将开始 报名参评请抓紧时间

...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专题复习七·化学 图表信息)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