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
材料研究学会理事,《轧钢》编
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王国栋院士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973)、高技术项目(863)、攻
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这是我第一次来柳州,让我惊讶的是,有柳钢这样的企业,柳州的环境仍是这么好。”—— —王国栋□记者李澜柳钢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柳钢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柳钢还肩负着柳州节能环保的重任。这次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成员中,有一位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王国栋对柳钢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和意见?“这是我第一次来柳州,让我惊讶的是,有柳钢这样的企业,柳州的环境仍是这么好。”王国栋说,这在其他有钢铁生产企业的城市是很难见到的,温总理说得好,柳州是山清水秀地干净。
“主要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王院士对柳钢未来的产业升级扩大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钢铁企业产量多了,可大家使用的都是相同 、相似的工艺,用的是相同 、相似的设备,产品也都基本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面临着十分残酷的竞争。所以,我希望柳钢能够开发一些独有的技术,叫做NumberOne,或者是OnlOne。也就是说大家都有的我要做第一,别人没有的我要做唯一,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院士还对轧制技术提升对柳钢产能以及环境保护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专业意见,“从轧钢联系到环境问题,大家往往先想到的是前面的冶炼环节,因为冶炼是直接消耗能量 、消耗碳的,但是它已经接近饱和了。”王院士表示,后面的轧钢工艺则是很大一块,可以靠改进工艺节省资源和能源,节省合金元素的运用甚至不用。
这样的改进能使钢的质量更好,性能更好,就不仅能使企业竞争力增强,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我所在实验室开发出一套‘新一代的控制轧制冷却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在轧制(钢材)的时候少用或者不用合金元素,但也能使钢材达到国外的技术标准,这样成本就能节省下来。一吨少说能减少成本100-200元,市场竞争力也就上去了。
而且合金元素少用甚至不用了,污染排放自然也就减少了。”作为轧制技术领域的专家,王院士提出了新技术运用的良好前景,供企业参考。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