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社区书屋规模和设施都较为先进。核心提示
记者近日从市新闻出版局了解到,从2010年柳州市建设首批社区书屋到现在,全市已拥有149家社区书屋。第三届社区两委换届后,柳州市目前有210个社区,70%的社区都建立了社区书屋。市新闻出版局提出,将于2013年实现全部社区建有书屋的工作目标。
但记者走访柳州市一些社区了解到,社区书屋普遍存在少有人问津的现象。
一方面社区书屋门前冷落,一方面建设社区书屋热情不减。社区书屋何去何从呢?
○○记者喻芬见习记者陆旺实习生杨智
■现象:社区图书布满灰尘
12月4日,未经预约,记者来到城中区映山社区。靳广振是映山社区工作人员兼社区书屋图书馆管理员,还有两年,他就退休了。他所在的办公室约30平方米,门口挂着“关工委”“科普活动室”等十多块牌子,社区书屋也挤在这间办公室一隅。靳广振正在埋头看文件。他身后,是几张堆满饮水机等杂物的阅览桌,书柜分别立在两面墙壁旁。走近一看,每层柜子上方都积有一层厚厚的灰尘,用手指可以在灰尘上写出清晰的大字。靳广振说:“平均一个月也就只有一两个人来看书。”至于书屋里有杂物,靳广振解释说,最近因为社区办公室准备搬家,所以就把一些杂物也堆放在这里了。
12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柳侯社区书屋门前,看到大门是虚掩着的。
记者在社区观察了两个小时,竟然没有一个居民前来看书。书屋借阅登记册上,11月份借出的书籍不到10本。
市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建设办潘良栋坦言:“社区书屋功能说起来很大,但是目前真正发挥的比较小。”
■分析:社区书屋“孤芳自赏”?
馆在这里,人在哪里?“我觉得是书的问题。”柳侯社区工作人员黄女士说,社区图书馆(书屋)的书来源比较单一,很多书对居民不太实用,很多旧的政治理论书籍居民也不喜欢看。
据悉,市新闻出版局从2010年开始在社区建设书屋,建设初期的书籍主要由市新闻出版局供给。“我们每年争取的书籍资源很有限。”潘良栋说,新闻出版局建馆之初会给社区发放1500册书籍。
据了解,目前,社区书屋的书籍多是一些社会、经济等内容,而比较受欢迎的报刊、杂志却很难看到。靳广振说,社区书屋的书籍已经有一年不更新了,社区很难争取资金购买书籍。
另外,电子阅读对社区书屋的冲击也非常大。
“现在很多人更愿意通过手机、电脑来接收信息,谁还愿意跑到社区来看书呀。”柳侯社区主任唐雪梅说。
不可否认,实体图书馆尤其是社区书屋受新的阅读革命冲击较大,在创新阅读方式配备电子阅读硬件上,显得较为滞后。
记者了解到,桂中社区、柳侯社区书屋都没有电脑,映山社区书屋虽配备了一台老式电脑,称是方便居民,但记者发现这台电脑USB插孔已经损坏,网络也是处于断开状态。
■管理:社区书屋不方便
“我们有时候周末想去社区书屋借点书来看,发现都是关门的。”居住在狮山社区的居民谢女士白天要上班,她下班了,社区书屋也下班了,久而久之,她也就不愿意去社区书屋了。
据了解,在社区书屋的管理方面,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根据市新闻出版局的要求,各个社区书屋每周的开放时间为5天,每天开放8小时,但具体的开放日期没有做具体规定。
“我们都是兼职的,也没有额外的补贴。”狮山社区书屋管理员刘成斌说,她原负责社区卫生监督的工作,做社区书屋管理员是兼职,她很难再抽出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好社区书屋。 此外,许多社区书屋没有办理借阅证。“如果花钱办理借阅证,估计也都没人愿意来看书了。”靳广振说,为免遗失,图书一般不外借。这样多少打击了居民的阅读热情,但如果书籍丢失或损坏了,责任在他身上。
■前景:都来关心社区书屋
市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建设办潘良栋说:“目前我们还没有一项专门针对社区书屋的投资经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书屋的建设和管理。”他认为,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书屋宣传不足等,也会影响社区书屋功能的发挥。
潘良栋说,如果条件允许,社区书屋管理员将打破兼职的模式,专门邀请一些残疾人士或者一些社工进行管理。他呼吁,各大商会、企业应给社区书屋一定的支持。
居民也纷纷建议:“书屋要调查居民更需要、更喜欢什么书籍。”“社区应多让学生进书屋学习,从而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应该把社区图书馆设立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
新闻推荐
“民警,我老婆要自杀!” 一男子千里之外长话报警,民警火速赶到救人解心结
...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