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接连两次入室行窃,却不留痕迹,直到被家主“偶遇”,才发现行窃者竟是楼上的邻居。昨日上午,家住柳州市和平路文化区的覃女士与窃贼斗智斗勇,配合民警将小偷抓获。
屋外伸进一只后视镜
昨日上午9时许,覃女士正在屋子里用电脑看电影,突然,家里断电了。覃正想出门查看,却意外地发现,厨房窗户外,伸进了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只电动车的后视镜。
竹竿的操控者也发现了屋里有人,慢慢地蹲下身子,将竹竿抽了出去。见此情形,覃突然意识到,盯上自己家的贼又行动了。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覃在家里丢了两部手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有人入室盗窃,但始终找不到作案痕迹。
覃小心地走到厨房的窗户边,瞥见一名男子正蹲在屋外的楼道里,似乎还在观望等待。她很想打电话报警,但又担心男子听到后逃离。
僵持开始了,覃在厨房盯着外面的男子,男子则一直蹲在楼道里一动不动。
半小时后,覃看见对面邻居楼下摘菜,趁着男子不注意,覃迅速回到房间,拿出一盒网线的塑料接头,一个个向楼下抛去。她的举动立即引起了邻居的注意,邻居同时也注意到了楼上的情况。覃又用手比划着“110”。邻居心领神会,立即打电话报警。
西环警务站民警迅速出动,在覃女士家楼下截住了男子。
两个名字又一次对上了
回警务站的路上,男子显出一副无辜的神情,不承认曾经入室行窃。
突然,男子的手机响了,覃激动地叫出来:“这台小米手机是我的!”
男子当即反驳:“这种手机路边大把多。”
覃指着手机说,她的手机有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贴膜时,正面摄像头被贴膜覆盖了。
当得知小偷名字叫包某时,覃女士再次惊叫:“我的第一台手机也是他偷的。”
原来,在7月初,覃的第一台手机被盗后,她曾经用朋友的手机给自己手机号发短信:“最近手头有点紧,欠你的钱可能只能还一半,是给你现金还是打到卡上?”结果,被偷的手机回复了户名和银行账号,户名正是包某。
如今,两个名字又一次对上了。
行窃者竟是邻居
包某一时无话可说,终于向民警承认,覃女士的两部手机确实是他偷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包某竟是覃女士的楼上邻居。
原来,7月1日那天,包某回家时路过3楼的覃女士家,发现门上的钥匙没有拔,包就偷偷取下钥匙,重新配了一把后,又将钥匙重新插回门上。
包某自制了一个“后视镜探测器”,每次作案前,他都先用这个“后视镜探测器”查看屋里是否有人。昨日上午,恰好覃女士没有上班,准备再次行动的包某行迹败露。
民警了解到,包某有正当的工作。包某称,偷盗只是“顺手”。1
今报记者伍蹈
通讯员银世禹 彭海龙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钟华 通讯员朱汉聪)9月12日,来自湖南省郴州市的33岁男子范某,因为用手机模型调包诈骗,被柳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15日。范某是在今年5月初诈...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