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蓝加白”,让技术和生产“对口”劳模工作室推动“柳州智造”

来源:南国今报 2013-09-13 23:35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廖国锋(左)在指导徒弟操作焊接机器人。今报记者辜丽娜 摄

今报柳州讯(记者辜丽娜)9月9日下午,在柳工装载机事业部大型机厂结构车间里,自治区劳模廖国锋正带领两名“90后”徒弟摆弄着一个“大家伙”:当天两名小伙子要学习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指挥机械臂在零部件上找焊点。在这里,有一个专门开辟的“廖国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只有几十平方米,但它搭建起来的“智造舞台”却很宽广。

工作室是今年8月才挂牌的,也是柳工第二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这里既有车间主任、技术顾问、公司总裁助理,也有从一线工人中走出来的技术大师。廖国锋是一位从一线走出来的工人技术专家,他1993年从技校毕业后进入柳工,在电焊工岗位上干了十多年。

虽然一线生产经验丰富,但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廖国锋,“设计和生产容易不对‘口\’!”廖国锋说,过去负责设计的技术人员因缺乏生产经验,设计的机件达不到要求,工人用不了,而一线工人虽有经验,但却不懂设计,提出的建议也没法被技术人员很好利用。

“蓝领和白领融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作室里,培训大学生、技术人员学习基本电焊技术及现场生产实践是一项重要内容。助理工程师麦鲜杏是廖国锋的一名大学生徒弟,这名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小伙子,常跟廖国锋到车间里“走现场”,很快便从中受益。小麦举例说,车架上一块需要两端焊接的钢板,焊接后可能收缩2毫米,这区区2毫米,却是一个很大的工艺误差。他通过“走现场”了解情况后,将钢板的工艺尺寸放宽2-3个长度,焊接后的尺寸正好符合标准。

工作室对一线工人的培训亦是朝着“蓝加白”的方向。廖国锋说,近年来焊接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传统焊工的一些基础活,机器人都能做,而且做得更快更好,这要求电焊工在技术上要有所突破,“比如为机器人编程,如果有一线工装设计和焊接工艺编制等实践积累,编程就变得更直观、更容易了。”

到目前为止,廖国锋培训过的学徒已超过500人,工作室成立后,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扩大。而廖国锋个人,今年为企业进行的生产即时改善,创造效益已超过10万元。

据了解,截至2013年9月,像“廖国锋(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样的先进模范(职工)创新工作室,柳州市共有35个,共培训了技工近5000人次;取得近40项创新成果;创造(节约)效益达50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黄村康城翼翔现金收房地皮商铺中实阳光中介诚信单位快

黄村康城翼翔A现金收房、地皮、商铺13100491119中实...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蓝加白”,让技术和生产“对口”劳模工作室推动“柳州智造”)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