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 绘
核心提示
开枪、放藏獒驱赶跳广场舞的人群,日前发生在北京昌平某小区的这一事件引起关注,而泼水、泼粪驱赶跳舞人群的事件屡见不鲜,广场舞音乐似乎成了扰民“公害”。记者近日走访柳州市部分居民小区,发现类似纠纷也不少,甚至还出现有人搬石砸灯的极端事件。居民健身与噪音扰民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太吵了
居民捡石怒砸灯
近日,红豆社区柳州论坛一篇关于《盛天龙湾小区噪音扰民,物业不理,警察不管,该怎么办》的帖子,抱怨小区广场舞噪音扰民,引发众多网友“吐槽”。
网友“制止噪音”在帖子中诉苦:自己居住的盛天龙湾小区,每天晚上7:30-9:30就有人跳舞,刺耳、千篇一律的音乐开始震动。此时小孩正在学习,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也想放松心情看电视、听音乐,却无法得到安静。网友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噪音让这位网友有些“崩溃”。
这篇帖子发出后,其他网友“丁字尺”、“专业开锁”、“FENG1309”等跟帖,说自己居住的小区也存在这种噪音扰民的情况,让人十分烦恼。有些网友甚至出“损招”:不交物业费,对跳舞的人泼水、泼粪等方式去驱赶跳舞的人,以换得小区清静。
网友所说的“损招”还只停留在口头,而记者走访的一个小区,6月份就真实发生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该小区内有一个小广场,每天晚上有几十个人,分了几组跳舞,每天晚上7时至9时,小广场上非常热闹。住在广场边的一家住户认为跳舞的人影响孩子学习,跑下楼跟跳舞的大妈大姐们吵,结果被大妈大姐们顶回去。有一天晚上,这位居民实在受不了,跑下楼捡起一块石头,直接砸向广场上的大灯。
当时广场上有五六十个人在活动,包括几十岁的老人、几岁的小孩,这位居民捡石头砸灯的行为把现场的人吓了一跳。有人拨110报警,民警到场后将砸灯居民带回问话,万幸的是当时石头没有砸中广场上的人,不然可能闹出更大的纠纷。
“曾经有一名居民向我们投诉说:‘你们再不管,我就要买几盒图钉撒在那些人跳舞的地方,大家都不好过。\’”柳南区宏都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社区也出现过这样的纠纷,幸亏及时制止,没有让矛盾闹大。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都存在居民投诉小区广场舞噪音扰民的现象,一些小区的纠纷甚至多次惊动警察来协调处理。
太好了
跳舞能健身交友
有些人对广场舞恨得牙痒痒,更多的人却肯定这种健身方式,而且它还能让老人们从中结交朋友、沟通感情。
今年72岁的韦如珠半年前开始跟着大家跳舞,现在每天早上7时至8时都要跳上一个小时。韦如珠说,她的身体不太好,有骨质增生的病,以前爬楼梯都不行。“原来是跑步锻炼,一个人跑来跑去没什么意思,后来跟老师跳舞,半年廋了19斤,现在爬楼梯都没有问题了!”韦如珠说,跟着大家一起跳舞的锻炼效果确实很好,而且结识了很多的朋友。
“我现在血压都稳定,这么大年纪了还跟着她们一起上台比赛呢!”今年75岁的黄莲英在跳舞的过程中结识了韦如珠,虽然跳舞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感觉锻炼的效果非常好,现在她对跳舞非常痴迷,每天早上都跟着大家一起跳。“我们病少一点,子女们负担也轻一点!”
老年人聚在一起跳舞,不仅有了共同话题,还能增进感情,对于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来说,这些朋友更值得珍惜。58岁的赵女士在跳舞过程中结识了一大帮好姐妹。赵的女儿在国外,她一个人住,平常跟舞友们走得很近。去年有一次赵女士突然发病,从床上掉到地上站不起来,幸亏手机里存着舞友的电话,她赶紧叫舞友过来帮忙。一名舞友就住在赵的附近,很快赶来将赵送到医院。
“最怕过年过节,逢年过节子女也不在身边,老姐妹们聚在一起就热闹了,不会寂寞!”赵女士如是说。
正因为如此,广场舞的号召力惊人。只要有音乐,有人领舞,很快就能聚集一大帮人跟着一起跳。“每次到雀山公园里跳,大大的舞台上有一两百人跟着跳,周围还有看我们跳舞的人,很多人拿手机拍照片、录像,不跳完,人都不会散!”今年46岁的李国民“舞艺高超”,很多六七十岁的大妈们都尊称他“李老师”,现在跟着他跳舞的已经有几百人。
太难了
舞声之争“众口难调”
在大型广场、江边、公园等跳广场舞的,较少有居民投诉,目前矛盾主要集中在一些居民小区。跳广场舞的人一般都会注意控制时间,绝大部分会在晚上9时30分之前结束。要控制噪音,说起来似乎不难:音量调低就基本没有干扰,但矛盾为何又如此突出?
“跳舞就是要跟着节奏,没有音乐,跳舞怎么会有感觉?”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广场舞爱好者表示无奈:跳舞要找节奏,而跳广场舞的人多,一个站点几十号人,很多又是年纪大的人,听力不太好,声音太小站在后排跳舞的人根本听不见,所以有时候声音会大点。
“最怕一个小区的广场上有几个点,跳舞的人一多,噪音就难控制!”中山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每一个跳舞的点都想“拉人气”,一个广场几个点,就看谁的喇叭声大更吸引人去参加,结果音乐越来越大。
“调解这种纠纷挺难,不让老人家们跳舞健身,那是不可能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其他居民又有意见!”中山花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前段时间,有居民投诉到社区,反映晚上跳舞的音乐声太吵,影响孩子学习和家人休息。“一方面要跟那些跳舞的人讲好,多大的声音合适,另一方面,我们专门跑到那位居民家中,对着听看放多大的声音合适!”工作人员说,社区网格员经常晚上要到小区内的广场上去看看、听听,声音大了,马上叫他们调低一点。
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出现了:跳广场舞的音乐都是录制的,上一曲音乐录制时的音量大,而下一曲音量可能会小一点,结果喇叭音量时大时小,工作人员就得费工夫帮他们把碟片的音量调成一致。但有些人对声音比较敏感,一听见广场舞的音乐声就受不了,这事就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而社区出面管这事还好一点,有的居民觉得吵,就会打电话报警,警察到场只能劝离那些唱歌、跳舞的人,但第二天晚上音乐声依旧。
太少了
期待更多锻炼方式
“现在提倡全民健身,不让这些老人们跳舞锻炼是不可能的,居民们投诉也要好好处理,我觉得大家还是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宏都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韦小玲说,广场舞噪音扰民这种纠纷,社区应该及时介入,积极管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把那些跳舞的人管理好,尽量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然矛盾会越来越多。
宏都社区辖区居民有9900多人,跳广场舞等各种舞蹈的人数不少,辖区的吉祥苑、福柳宏都、万佳馨园等小区,晚上都有人放音乐跳舞,前两年居民关于噪音的投诉非常多,有居民投诉到城管、环保等部门,扰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今年以来,辖区居民关于跳舞噪音扰民的投诉很少,跳广场舞的人与居民基本相安无事。
“我们跟每一个站点领舞的人都打招呼,说好跳舞的时间、喇叭的音量,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韦小玲说,社区对这些跳舞的人,既鼓励他们锻炼,又有一定的约束方法。辖区现在有6支跳舞的队伍,每次柳州市或柳南区开展一些舞蹈比赛,社区就会推荐管理好、比较遵守规矩的队伍参加比赛。
“多开展一些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既丰富他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管理,这对跳舞的人还是有一定约束力!”韦小玲介绍,社区每次举办活动,都会邀请跳舞的队伍上台表演,大家交流的机会多,居民慢慢也会理解。“原本大家不认识,有点不满可能会吵吵闹闹,后来大家脸熟了,就会互相体谅。”
公共活动场所少,这是广场舞噪音扰民的一个原因,现在很多小区有公共活动场所,但还是没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应该多建一些广场之类的公共活动场所,让大家有地方活动。全部聚集在小区内跳舞,肯定会有影响!”韦小玲说。
另外,在小区内建更多的锻炼设施,让居民的健身方式多样化,是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重要渠道。如记者采访的柳南区塑料制品厂生活区,就有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各种健身设施,小区有7栋居民楼210多户,没有居民反映跳舞噪音扰民。小区内有更多的健身设施,提供更多健身方式,喜欢锻炼的老年人就不会全部挤到跳舞的行列。
今报记者刘志杰
新闻推荐
今年肉禽蛋鱼多个新建养殖指标将超额完成“摆满”市民餐桌 充实农民“口袋”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今年,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对蛋鸡、生猪、肉禽、水产等多个养殖场的新建指标,预计将超额完成。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底,多项任务指标已经比预期高,这些农...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