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路盲道下陷,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在维护。 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红碑路与北雀路交叉路口附近,人行道地砖上出现一个水坑。 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
今报记者周群能 廖艳明
近段时间柳州多雨,有市民反映,许多人行道上的地砖出现了松动。松动的地砖容易有隐患,一不小心踩上去,就会射出“水箭”,溅行人一身水。市政部门工作人员称,柳州每年大约需维护地砖8万平方米。地砖松动大多为车辆碾压或施工未修复所致。
调查
多处地砖松动影响行走
柳州市红锋路一处人行道地砖隆起,如同龟背般难行。行人经过此处,只能绕行。4月21日下午,有市民见状,向今报热线投诉,误以为发生了地裂。经记者调查得知,原来是线缆施工后未修复留下的“后遗症”(详见本报4月22日12版)。
当日下午,记者将此事向12319柳州市城市管理热线反映。昨日上午,鱼峰区城管部门工作人员通知了相关单位前去修复,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了记者。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时,隆起的人行道地砖已经得到修复。
柳州市区内人行道地砖松动的情况不少。昨日下午,记者在柳州市驾鹤路看到,道路东段的数十米人行道地砖损坏严重。有些地砖已经裂成几小块,有些已经掀开,露出光秃秃的地面。有行人或者电动车在上方经过时,地砖会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近段时间柳州下雨多,我前几天经过的时候,还被溅了一身水。”市民吴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文昌路看到,阳光100小区前方的人行道也出现多处破损。有多处人行道因为地砖下陷,出现了积水。附近盲道下陷的情况最为突出。现场已经有市政工作人员在维护。“地砖掀起后,我们老人家眼力不好,脚经常容易踢到。”家住阳光100小区的76岁韦老伯担心地说。
在红碑路与北雀路交叉路口,靠近金茂园小区的人行道地砖也出现了下陷以及松动的情况。此外,整条北雀路地砖松动、陷落以及缺损的情况较为突出。
探因
车碾、施工是地砖受损主因
好好的人行道地砖为何会频频“破相”?
柳州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处维护一所负责人梁仁健负责地砖维修30余年。他说,车辆开上人行道是地砖松动的主要原因,大约60%的地砖问题由此引起。
市区人行道上最常见的地砖是60厘米宽的正方形花岗岩地砖,这种地砖厚为4.5厘米。梁仁健说,这种厚度的地砖是专门为人行道设置,供人行走的。若自行车、电动车骑上人行道,地砖还基本可以承受。如果小轿车开上来,地砖就不堪重负,频频“受伤”。
梁介绍,三中路电脑城附近的路段,部分人行道上设有停车位,送货车也常从人行道上驶过。类似这样的商业、餐饮比较集中的繁华路段,地砖破损程度也比其他地方要大。
其次,施工不当也易导致地砖损坏或松动。梁仁健说,3月19日凌晨,柳州市解放北路的人行道突然下塌,出现一个面积约6平方米,深约20厘米的“地坑”。不少市民以为是“地陷”。经他们查看,此处曾经进行过地下施工,因施工单位所填埋的石渣不够结实,导致地表下陷,地砖变松。
再次,新修道路未压实,易沉降,路旁树木的根往地表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地砖破损。
数量
每年维修地砖8万平方米
梁仁健介绍,他们每年都会根据路面的损坏程度,对市区地砖进行一两次集中维修。平时,维护人员也会根据居民的投诉,进行及时维护。据统计,每年共需维修地砖近8万平方米。
今年4月中旬,维护一所的工作人员已对解放北路、三中路、龙城路等路段地砖进行了集中维修。昨日下午,记者再次路过这些路段,发现原来松动的地砖的确稳固了许多,但仍存在破损、松动的情况,一些地方地砖下陷严重,甚至出现了积水。
“昨天刚修好,第二天又会接到投诉。”维护人员说,这样的情况也令他们十分苦恼。为了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维护人员一般会选择车较少的时候进行。用水泥浆、水泥油等新粘好的地砖,必须经过24小时才能完全稳固。为此维护人员会在地砖附近拉起警戒线。但是有时中午刚修好,下午就有市民因为必须经过这些地砖才能停车,就将警戒线移走。一来二去,新地砖基本都是在刚修好一两个小时后就直接“上岗”。这样的情况,极易导致“新地砖”变“坏地砖”。
为些,维护人员提醒,若发现地砖新维修,希望广大市民注意避让。若市民发现地砖松动或损坏,可以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12319城管热线反映。
新闻推荐
柳北,作为柳州的传统工业区、集结了多家大型企业,正是基于此,也使得柳北老厂区工厂企业多工人密集而土地稀少,大块土地更是难有出让,以至于品质新品住宅成为了该片区...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