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黄翩翩刘宁文/图人有三急,每当在外边遇到这类紧急情况,人人都想赶紧找个公厕“快意”一把。碰上干净整洁的厕所,便可舒心不少,可若遇上肮脏不堪、臭气熏天的公厕,则会让人觉得很闹心。在柳州,公共厕所的存在为很多人解决了“燃眉之急”,而我们在关注公厕设施的同时也应看到,上百个柳州守厕人正在难闻的气味和脏乱的环境中,用双手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个文明、干净、宜人的厕所环境。
01>>>>>>▼驻守在繁华商圈,是辛苦也是挑战
五星街步行街北边有一个两层楼的公共厕所,因靠近繁华的五星商圈,人潮川流不息,也顺带拉高了这个公厕的“人气”。47岁的周清民在这里做了7年的守厕人,平均一天5000多人次的人流量,让周清民感觉身上的担子不轻。“平均每天要打扫厕所20多次,夏天气味重,打扫的次数更多。”一年365天,周清民都要全年无休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半,分秒不离。“我一走,万一有人来这里偷水怎么办?”周清民说,每天到了饭点,妻子就会从三中路的家里来给他送饭,自己通常就坐在公厕外的一把椅子上吃起来,虽然有时公厕的味道挺重,但他也顾不上这么多。
晚上下班后,为了不让周围的出租车或私家车车主偷用水洗车,公厕会停止供水,而这却常常会造成公厕第二天的狼藉一片。“有的人在附近泡吧喝酒醉了来这里上厕所,男厕所又在二楼,可能上楼的时候没忍住就吐在楼梯上了;有的人可能晚上喝多了看不清楚,就拉在蹲坑外面;有的人拉在蹲坑里了,却没有水冲……”周清民说每每碰到这种情况,自己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然后又开始一整天的打扫。
周清民每月能从城中区环卫所拿到2000元的固定工资,除此之外,他还能靠卖纸巾赚些小钱,1块钱一包的纸巾一天能卖出十几包,一个月下来也能小赚个三五百块钱。虽然工作量大,但周清民却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很满意。
“我都这把年纪了,又没有文化。去工地做工人家也不要了,能赚点钱养家就不错了。”周清民说,希望市民以后都能文明上厕所,保持干净的厕所环境,这样大家上厕所的时候也都心里舒服些。
02>>>>>>▼以厕为家,是工作更是生活
“上厕所要几多钱?”不用钱,免费的!”同样的对话,吴姐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虽然公厕免费开放的措施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习惯于入厕交费的模式。吴姐所负责的公厕,位于广场东通道上,公厕面对市人民广场,背靠华天世纪酒店,热闹程度可见一斑。“每天进进出出几千人,因为人流量大,所以卫生工作是马虎不得的。”吴姐说。
2009年,吴姐从武汉老家来到柳州投靠她的哥哥,找到这份守厕的工作后,算是在柳州稳定了下来。
在公厕入口旁,有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储物间,经过简单的整理与布置,可以容纳一个人在里面工作和生活。吴姐说:这是我在柳州的第一个家,虽然简陋,却让我觉得很安定。”在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一张单人床,床的对面,一张半米多高的木桌上锅碗瓢盆依次排开。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每天早晨6点,吴姐都会准时醒来,简单洗漱后,开始为公厕进行第一轮清洗。因为工作需要,吴姐基本上不能离开公厕,所以很多时候,周围的人都会顺 手帮她带上一些蔬菜,他们下班经过,都会问我需不需要带东西,有时候大家看我一个人在这里无聊,还会过来陪我聊聊天。”在厕所入口正对面的水泥墙上,挂着一个“文明入厕”的彩色花环,那是吴姐利用空闲时间亲手制作的。“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了,一个人生活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就喜欢自己做点小饰品打发打发时间。”吴姐说,守公厕的生活虽然无聊,但却胜在平淡安稳,这样的生活也让她觉得很满足。
03>>>>>>▼身患残疾,守厕人的不易与乐观
在柳州多数公厕已经实行免费开放的情况下,位于五菱公园旁的公厕还在坚持收取每人五毛钱的入厕费用,这让附近很多市民难以接受。据了解,该公厕的产权归属于私人公司,公厕自2002年建成后,罗师傅便一直负责这里的看护与清洁。
与其他守厕人不同,吴师傅是一名残疾人,除了眼睛看不清东西外,他的双腿也有残疾,我只能分得清白天与夜晚,即便是在白天,一个大活人在我面前也只能看到模糊的黑影。”罗师傅说,因为眼睛不方便,他会在厕所门口放一张小桌子,入厕的人给过钱后,再挪开桌子放行,给不给钱关键还得靠自觉,如果他们要硬闯我也没办法。小额纸票我能根据大小分辨出来,大额纸票上面有盲文我也能摸得出来。”
除了正常的厕所清洁和收费等工作,罗师傅还会经常碰上一些倒霉事。2007年的某一天,吴师傅照常坐在公厕门口看守收费,不料却被人顺手牵羊偷走了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我刚放下手机在桌子上,将进来的人交的入厕费收好,再转身摸手机就不见了。”罗师傅说,很有可能就是当时来上厕所的那个人偷的,但人家不承认, 自己眼睛看不见,腿脚也有残疾,根本没办法追出去,最后也只得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虽然眼睛和腿都不方便,但罗师傅却幸运地找到了生命中的爱人。“因为行动不便,我除了过节,其他时候都住在这里。我老婆在附近做小本生意,不忙的时候会来送饭和打扫公厕卫生。”罗师傅说,因为自己所守的公厕位于居民区旁,使用公厕的人本就不多,加之附近还有其他公厕相竞争,所以靠守厕他每月能只能收到200元左右的费用,交完水电费后,剩下的钱拿来补贴家用。
虽然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房子也是租的,但他还是希望以后能给儿子好的教育。“他现在正在上小学三年级,成绩时好时坏的,调皮得很!”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罗师傅说起自己的家里人时脸上不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家人的支持和帮助让他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记者手记:
在柳州的各城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公厕,单就城中区而言,便有33个公厕,每个公厕都配有专门的人员看守与清洁。每天,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年365天,十年如一日地做着简单繁琐却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他们是一名名普通的守厕人,对于他们,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尊重,也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文明用厕,维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