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松日前,由市体育局、市住建委主办的2014年柳州市冬季全民徒步走、绿色骑行活动在位于东堤路上的窑埠古镇营销中心门前鸣枪出发。3000多位市民,在窑埠古镇、文昌大桥一带,身着统一的红色T恤,有的行走于人行道,有的骑行在红色的自行车专用道上,在冬日寒风中形成一道户外运动的风景线,温暖全城。(上月28日《柳州晚报》)有关方面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民徒步走 、绿色骑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人们通过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饱览了大好风光,这样的活动让人拍手称快。
展开来讲,自行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想当年,谁家有辆名牌自行车,就如同今天开奔驰 、宝马一样神气。自行车不仅是人们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还能用来接送孩子 、拖煤气罐,甚至还是很多人爱情的见证。姑娘坐在车后座上,紧紧搂住骑车小伙的腰,这是多么的浪漫温馨!可随着机动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一些人代步工具鸟枪换炮,自行车不再骑了。而不少百姓虽说对自行车恋恋不舍,可却发现骑车变成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城市道路越来越宽阔,可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甚至消失了。如此一来,想骑自行车得到机动车道上凑热闹,自行车又抢得过那些庞然大物吗?不仅不便,更存在生命危险。与此同时,道路上汽修店越来越多,可过去随处可见的自行车维修摊点却难觅踪影了,人们想给车子打个气、补个胎也变得困难重重。骑车得带上气筒,还得自个会维修,实在是累人。
其实自行车虽说历史悠久,但绝不意味着就该进博物馆了,相反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今天,其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了绿色出行,既可健身又环保,并成为街头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这让人拍手称快。对此,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更多人关注自行车。如道路拥堵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将自行车道让位给机动车道不是好办法。自行车道不仅不能消失,根据具体情况还应适度扩宽,并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设置更多的便民自行车维修点等等。
相信这样多措并举,骑车出行会越来越流行,城市道路会更加畅通,空气会更加清新。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