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伊始,餐饮市场的消费需求正悄然变化。
大众消费将渐成潮流,快捷性、个性化正成为趋势。致力于打造品牌、连锁经营方式、口碑营销、网络营销等……各种趋势凸显。
○○记者覃雁
消费:从关注价格到性价比
以前食客下馆子,关注的多是菜品的价格和口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客的消费理念也更趋于理性,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于菜品的价格和口味,对于食材的选择、营养的搭配、烹调的细节以及菜肴的造型和美观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俗话说得好,食客的需求决定了菜品的制作,所以从现在开始,厨师研发菜品不仅仅要关注菜肴的成本和调味环节,更需要从健康 、安全、营养、美观等方面进行考量。
厨师:素养地位渐提高
“过去的餐饮人大都是厨师出身,做出名气后开餐馆,然后身兼数职,而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伙夫”、厨师”,到“大师傅”、主厨”,再到“烹饪艺术家”,一个个对厨师称谓的改变,显示了厨师地位和身份的改变。在地位提高的同时,厨师们的职业素养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前,做厨师没有门槛,只要手艺好包打天下。现在要想成为厨师,至少要初中毕业,还得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才能上岗。除此之外 ,厨师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厨师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全国性的职称评定 ,还有些厨师通过函授、自学的方式考取营养师、技师等职称。
目前 ,柳州餐饮界不仅有全区乃至全国的烹饪大师 ,还有“中国十大名厨”!厨师的个人素养提高了 ,其形象在百姓眼中自然光彩起来!
菜品:亲民健康是必然
“韭皇火鸡宴”、侗家土猪宴”……随着政宴市场的萎缩 ,2015年 ,一个新的餐饮增长点会破土而出 ,并成燎原之势 ,这就是“民宴”。
“民宴”的形式多种多样 ,消费规模可大可小 ,餐标可高可低 ,所以它比“政宴”更加接地气 ,受众更广 ,也更加注重健康和个性化。柳州的“民宴”菜品 ,大体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家常 ,菜品制作不求花哨 ,但要注重口味;二是制作趋于简单 ,出菜速度要快;三是毛利控制要得当 ,强调菜品的性价比;四是在菜品创新方面要强调营养和个性。
与此同时 ,食客们对于菜品的认知也有了质的转变 ,从只追求菜品口味到追求菜品的健康 ,大家不难看出食客的需求在提升。于是乎崇尚安全和健康的裸烹菜越来越受到食客的推崇和喜爱。
食材:山区包围城市
地沟油、添加剂、农药蔬菜等问题不断曝光 ,食客对于菜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烹制菜品除了要掌握好的技术外 ,最重要的还是要选择好的食材。什么是好的食材?肯定是那些不经过化肥催熟、农药灭虫、除草剂除草的、不使用抗生素抗病的、没有被化学物质污染过或接触过的食材。我们把这种食材称为有机食材 ,但本土的农副产品要取得有机认证尚需时日 ,所以 ,本土餐饮人把目光投向了大柳州资源丰富的原生态食材上。
“大米品鉴会”、新春农产品展示体验会”、十大土特产评选”……无一不在传递一个信息——随着“柳州菜”的发展壮大 ,本土餐饮人在食材的选择上从“农村”逐渐发展向“山区”。
三江禾花鲤鱼、梅林黑猪、独峒黄牛、高秀红薯、高友韭菜等等带有地理特产标志的农副产品纷纷被“深挖”,另外 ,除了有机食材外 ,半成品食材也日益受到餐饮人的青睐。省人力、出菜快、稳定性好是餐饮人选择半成品食材的重要原因。
厨房:提效节能更重视
在走向繁荣的同时 ,餐饮业迎来了微利时代。导致微利的原因显而易见是各项成本的增加 ,其中人力成本、能耗成本的涨幅最大。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效 ,成了很多厨房管理者的工作中心。说到如何提高人效 ,其实方法有很多 ,比如利用高效厨具 ,降低劳动强度;合理用工 ,岗位互助等等。目前 ,一种由湘菜餐馆试行成功的经验——改变厨房工种的做法在本土餐饮人中引起了轰动 ,并已经开始试行。有资深餐饮人表示 ,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裁员 ,而是出品结构上的改变。据介绍 ,其实这是一种回归传统的做法:师傅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出品全程自己制作 ,取消切配和打荷 ,简单地说 ,就是私房菜的厨工出品加工形式。
2015年 ,厨房各项成本的涨幅依然会继续 ,所以提效节能将是每一个厨房管理者不能忽视的问题。每一种改革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 ,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