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西实验中学师生愉快地交流学习生活○○通讯员唐永建记者雷媛媛“名人效应”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柳南区将名人的积极作用引入教育办学,通过探索以“名校带新校、名校长任新校长”的“集团化”办学理念,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整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
名校长任新校长新校生机勃勃
市壶西实验中学是2013年新创办的一所初级中学,社会认可度一时难以提高。如何将壶西实验中学打造成柳南区的一所名校,柳南区决定借助“名校效应”,首先在学校领导班子组建上做足文章,由广西百名基础教育名教师、广西骨干校长培训班讲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骨干教师、原市四十五中学校长罗元均担任该校校长。
壶西实验中学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自2013年秋季开学以来,学校从校园建设和课程设置入手,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等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柳州晚报小记者班、侗笛教学、无线电测向等,涵盖科技、艺术、体育等多领域的课程构筑了多元化发展的桥梁和平台,既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充分展现自我。该校位于“城中村”之间,许多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学生入学多存在英语水平偏弱的情况。为此,学校聘请了来自美国,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的Mr.
Randy开设英语口语课,创设了在校学生人人开口说英语的语言环境。
一年多来,壶西实验中学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荣获2013-2014学年柳南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一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教学质量进步一等奖。
在第25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有17名同学分获广西赛区一、二、三等奖,莫鲁非等4名同学获国家级铜奖;此外,该校参加柳州市2014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荣获初中团体总分第一;并成功承办了2014年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站华南赛区的比赛。
名校带新校新校活力四射
尝到了“名校效应”的甜头,去年柳南区再次将这一成功经验运用到小学建设;柳南区将位于航四路的新校和美小学编入重点小学柳南区实验小学分校,这是柳南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后,第一所以“名校带新校”的学校;分校校长由教育部全国优秀小学校长、广西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指导老师、柳南区实验小学校长黄萍担任。
银山南环片区外来务工人员及低收入人群多,和美小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名校带新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身兼重任的校长黄萍说,学校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时,提出了总校与分校实行“五统一”管理方针,即师资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教科研统一管理,教育教学统一评估。
和美分校依托名校优质资源,实行“轮岗交流制——传帮带结对子”的办法,提升新校的教学和管理质量。和美分校创办以来,每周都要从实验小学抽调数名优秀老师到和美分校交流教学。如舞蹈老师李红和崔雅婷就将柳南区实验小学自创的《民族大串烧》韵律操带到和美分校,短短一周,和美分校的同学们就学会了这套充满乐趣的韵律操,训练效果显著。
总校与分校的老师注重交流研讨,共同参与课堂展示和校本教研活动。总校有经验的老师亲自指导分校年轻老师备课、上课,分校年轻老师的创新与活力也给总校老师带来了激情与启迪;优质资源的共享,让师生共同成长。
“名校效应”提升了柳南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攀升,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了柳南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柳南区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紧密、协作、联盟的形式,完成“名校带新校、名校带弱校、名校带村小”的集团化组建扩面工作。通过组建教育集团,促进校(园)区、成员校(园)之间的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基本实现集团内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各学校(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切实将柳南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区。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