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 绘
今报记者李宁琳
在招工荒的季节里,有的企业愁没人用,有的企业却从不缺人用,或许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和难处,但求职者对工作的要求却是一致的:生存和发展。
在柳州,不缺用人的企业并不是没有,他们或许没有什么用人诀窍,而仅仅是充分满足了求职者对生存和发展的两种需求,仅此而已。
这两个求职需求看似简单,满足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其中任何一条无法满足,求职者的心理天平便会出现倾斜,这便是招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
招工年龄有讲究
经过多年的不断招工,不少企业都发现招工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员工流动性最低,工作最稳定,而25岁以下的员工流动性最大。
柳州下火堂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企业老员工很多,尤其是30—40岁年龄段的老员工最多,从就业心理上看,20岁左右的求职者对工作没有一定的认知,对自己的能力也还在摸索阶段,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怎样的工作,因此频繁更换工作是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探索。
相比之下,30—40岁年龄段的求职者便显得成熟许多,这部分群体已经经历过了职业摸索阶段,对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旦决定工作,便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企业若需要稳定人源,必须改变以往员工越年轻越好的招工路数,转而寻找那些稳定性强的年龄段求职群体,这也是柳州不少不缺人的企业在招工用人时的小诀窍,多使用那些稳定性强的年龄群体,可缓解企业的用工难问题。
柳州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郑女士说,该企业已经多年没有招工过,员工稳定,企业经营也稳定,二者良性循环之后,便不存在用工荒的问题。
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
据柳州一人才市场调查显示,员工出现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作枯燥,员工积极性不高,长期消极怠工之后便会出现人员流失。
柳州五星商厦对此的应对措施比较有效,对于一个全年无休的服务性企业来说,用工荒应该是最明显的,然而该企业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将员工流动性降至最低。
据介绍,该企业每隔1—2年便对所有岗位进行自我认定和竞聘,若认为自己有更适合的岗位可以进行自我申请,随后会进行内部调剂,让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如此一来,既能保持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员工完成对工作和自我能力的摸索,从而降低员工流动性。
企业让利员工得利
用工荒集中在劳动强度较大、创造性较弱的服务性企业里,其中民营的服务性企业,更是用工荒的重灾区,比如餐饮业、零售业等。
然而,也有例外的。在柳州经营了近30年的老品牌服装企业威廉服饰便是一家民营企业,旗下员工数十名,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员工,员工流动性较低,甚至还有的员工在企业里工作了近20年。
该企业负责人刘威廉说,企业留住员工的方法就是真心把员工当家人看待,不仅要让他们生存得好,还要活得好。在刘威廉的企业里,员工有工资和销售提成,还有旅游基金和固定休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还有额外奖励,对于想进修的员工,也有一定的免费进修机会。今年该企业的迎春年会上,公司就给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员工颁发了奖金,这样的奖励,让员工对企业更加忠诚。
通过企业让利于员工的方式,可以满足员工在生存和发展上的双重需求,这样就能把员工真正安心地留在企业工作,员工和企业才能实现双赢。
新闻推荐
认清酒之害 莫贪杯中物今报柳州讯(记者黄远来 通讯员胡志彬)在饭局上喝酒本是为助兴,不料因为豪饮无度,丑态百出。3月3日晚,柳州市一男子...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