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山社区“山歌培训班”开班,陆连芳带领辖区中小学生学唱山歌。 今报记者 刘山 摄
今报记者刘山 通讯员张秋红
2月27日上午,柳州市五里亭街道羊角山社区“山歌培训班”开班。来学歌的都是娃仔,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而教歌的陆连芳则是羊角山社区工作人员,她也是“广西山歌王”,羊年春节前,她又获得了柳州“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爱教娃仔唱山歌
社区活动室里,陆连芳身边围坐着一大群来学歌的孩子。这天,陆专门穿戴了一身少数民族服饰,还特意邀请另一位山歌王张美星来助教。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山歌,面对这样一帮“娃仔学员”,陆连芳自有想法。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如今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中华美德记在心,从小孝敬父母亲。团结同学敬师长,做个社会有用人。”首堂培训课,陆挑选了两首山歌教唱,前一首已流传千百年,唱的是刘三姐与鱼峰山的传说;后一首则是她现场即兴发挥的《中华美德歌》。
介绍柳州山歌历史源流,用山歌教做人,进而让孩子们对山歌产生兴趣,这是陆连芳在本社区开办“山歌培训班”的初衷。从第一节课的课堂反应来看,效果挺不错。半小时后,20多个孩子都学会了这两首山歌,而且唱得挺有味儿。
要说教娃仔唱山歌,陆连芳已经颇有心得了。去年秋季开学起,她就被柳石一小聘请担任校外“山歌老师”。每周二下午,她都要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跟这里的孩子们分享山歌乐趣。今年春节前,她还接受柳州高中邀请,为该校调研山歌的几名学生传授山歌知识。
比起征战山歌擂台,陆连芳说,她更喜欢教孩子们唱山歌。“上课时,他们缠着我教了一首又一首;下课后,他们又拉着我的手,追问什么时候再来。”每次看到孩子们期盼的眼神,陆说,她的心里“就像蜜糖一样甜”。
首首唱出和谐情
去年,本报曾报道陆连芳因为社区工作与山歌结缘,拜广西歌王李隆球为师,后在2013年10月的广西歌王大赛,摘取“广西歌王”桂冠的经历。戴上“歌王帽”一年多来,陆连芳用山歌与居民交朋友,把山歌引入社区工作,收获了居民的信任和喜爱。
“有缘能同住一楼,上楼漏水下楼忧。不为小事来吵闹,相逢一笑不成仇。”一次,辖区龙晶小苑小区一居民家地板漏水,楼上楼下两住户纠纷不断。陆连芳得知后来到现场,把两家人拉在一起,一首通俗亲切的即兴山歌让他们冷静下来,楼上居民立即处理漏水问题,两家握手言和。
“计划生育好得多,利己利民又利国。结扎放环是长效,不用经常去吃药。”入户宣传计划生育,一些居民心里有疙瘩,陆连芳一首山歌化解心结。
现在,社区里不少居民成了陆连芳的歌迷。辖区有位老人,每天上午都要到社区打一转,跟陆连芳对唱几首山歌后,才心满意足地回家。2月27日,社区开“山歌培训班”这天,附近两位山歌爱好者还专程找来,在办公室里跟陆连芳切磋起山歌对唱。
“三姐”处处是歌台
近日,柳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正式出台,陆连芳作为柳州“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名列其中。从广西山歌王再到柳州“三姐传人”,如今,陆连芳的歌台不仅在鱼峰山下、柳江河畔,在社区、在学校,更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今年2月4日,春运第一天,柳州铁路公安处邀请了3名广西山歌王,登上南宁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宣传安全文明乘车出行知识,陆连芳就是其中一位。而当天下午,结束动车宣传任务后,她又马不停蹄赶往柳州石尚1966马卵鼓书吧,配合鱼峰区开展的“鱼峰歌圩‘真人书\’阅读”活动。
成为柳州“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陆连芳感受到压在肩头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有感而唱:“三姐厚爱陆连芳,又得政府做靠山;社会和谐百业旺,民族文化得弘扬。”为此,她鞭策自己,“少一些功利心、多做一些公益活动”。
接下来,陆连芳说,羊角山社区山歌培训班会继续办下去,“不仅教娃仔唱,还要教居民唱。”她还有一些计划,比如用山歌宣传“风情柳州”旅游,编写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适合中小学生传唱的山歌词等等。1
新闻推荐
违章进入飞鹅路机动车道行驶的电动车,等于羊入狼群,随时有危险。电动车超载搭人现象普遍。今报记者周群能 岑琴 毛秋雁/文 今报记者卿要林/图&n...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