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冯海燕提醒,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因为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突发性耳聋越来越常见;另外,因为感冒、鼻窦炎导致的儿童中耳炎要引起重视,及时发现、规范治疗。
据冯医师介绍,去年该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量7.7万余例,跟听力有关的至少有1万,其中很多是突发性耳聋,患者年龄也明显年轻化。除了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K歌等噪音原因外,劳累、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引发的突发性耳聋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初高中学生,因为作业多、学习压力大,以及抵抗力差病毒感染等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此外,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因为没有规范治疗引发耳疾。而广西是鼻咽癌高发区,有些人耳鸣、听力下降可能是肿瘤引起。
出现耳疾需要及时就医。但是现实中不少人因为工作忙、没有意识到,以为睡一觉就好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听力终身受损。
儿童是中耳炎易发人群,常见的是由感冒和鼻窦炎引起,如孩子感冒后,有些家长看到不发烧就以为好了,结果却引发了中耳炎,该院已接到多起这类病例。据介绍,儿童连接耳朵和鼻子的咽鼓管嫩、短、平,相对来说也宽一点,只要稍微发炎、流脓,就会造成内耳感染,而婴幼儿躺着吃奶、学龄儿童游泳时呛水等,都会让水进入耳朵。
儿童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错过时机一旦形成残疾,代价相当沉重。那么如何尽早发现并规范治疗呢?冯海燕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只要发现突然异常,如叫他不应、反应力差或者不能准确定位声音来源(一边耳朵有问题),就要引起重视;另外,一些危险因素,如老是发烧、发烧不退、鼻塞、流浓鼻涕、咳嗽等也要注意。
冯医师说,爱耳护耳要养成安全用耳的习惯。第一,注意卫生。不要用手、脏(公共场所未消毒)的挖耳勺挖耳,不要在污水中游泳。第二,不要随便掏耳。中国南方人耳道大多只有2.5厘米,比较短,且呈S形,非专业人士很难掏干净,有时反而把外面的大块脏物挤到内耳里积成胆脂瘤(可损害听小骨,引起脑膜炎、脑脓肿、面瘫、头晕等)。一般情况下可用棉签简单清洁一下,如果有大的耵聆,最好老实到医院处理。最主要的是,只要耳朵没有发炎,没有进水,耵聆在张口说话、吃饭、喝水时可以自行碎裂排出,人这是耳朵的自净功能。第三,减少熬夜、烟酒嗜好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力。第四,尽量离开噪音环境。
最后,冯医师特别提醒,对一岁左右的婴幼儿,要远离有尖锐声音的玩具(枪具之类),因为高频声音很容易损伤他们的听力。还有,有些家长打孩子时,虽然力量不是很大,但正好手掌封住耳朵,一念之差,导致孩子鼓膜穿孔。
今报记者胡来彦
新闻推荐
微一下微信好友“飄淩”:柳州市阳和新区春苑路延长线上,有一个路灯杆快倒下了,它维持这一姿势很久了,希望有关部门赶紧去处理。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