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一郎
一名八旬老汉外出迷路,又累又饿,深夜晕倒在一条没有路灯的公路上,险象环生。所幸,民警几经周折后,把他找到并交给其家属。而此前,老人已迷路过两回。(详见《南国今报》昨日第9版)
类似的事《南国今报》已报道过多次,以后肯定还会有报道。民警送迷路老人回家,有的很顺利,有的则因其语言不通、家庭信息缺乏等原因,颇费周章。
老人之所以容易迷路,一方面是老年痴呆等疾病造成,另一方面,是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经常变化,而老人因为记忆衰退,认知和语言交流能力下降,一旦来到相对陌生的环境,往往容易找不着北。可以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人走失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人在外迷路,若不及时送回或获得救助,不但容易挨饿、受伤,遭遇车祸、抢劫之类的意外,还会给其家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像报道中的老汉,晕倒在没有路灯的公路上,要是没有被及时找到,谁敢保证他不被来往车辆碾压!
因此,防范老人走失,让迷路的老人顺利回到家,必须得认真对待:
家庭方面,正如同民警千叮万嘱的,最好制作一张卡片,上面标注家庭住址或家人的联系电话,给老人随身带着。这样,即使老人外出迷路,也方便民警或好心人尽快施救。也可给老人配一部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机,如果发现其走失,子女可及时进行定位。
社会方面,可以建立老人走失救助网络,就像柳州的“蓝手环”行动,老人只需进行信息登记,就可获得一个上面留有救助电话的手环;路人拨打该电话,便可让迷路老人获得帮助。
警方等相关机构,不妨建立老人信息档案,一旦发现迷路的老人,也有利于缩短查找时间。
新闻推荐
融宇柳钢3房2厅西环路口文华中学对面1楼3房2厅90㎡ &...